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力学   5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前言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实验技术是其最活跃的重要方面。现代科学研究首要的问题是根据实验结果(而不是根据猜测)建立研究对象的物理模型,然后再进行研究分析。流体力学研究中的流场显示技术,其任务就是把存在于透明介质(空气、水……等)中的流动现象,(其中很多现象是直接看不见的。)不仅设法用图像显示出来,并力求做到根据这些图像作流场某些物理量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个值得注意的高灵敏度全息干涉方法.文献[2]指出,在全息干涉两次曝光间对参考光移相,可以提高灵敏度,并报道了移相π/2时的实验结果.本文详细分析了移相技术,指出此法在移相π/2时的分辨率可高达1/1000波长左右,比普通两次曝光全息技术(其移相值为0)的灵敏度高25.4倍;并指出,移相值大于π/2小于π时灵敏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最佳移相值应在π附近.本文附有一个低密度变化流场的实验结果,说明本方法显示低密度变化流场的能力.讨论了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前言在风洞的光学测量技术中,提出了提高灵敏度的迫切要求,同时,为克服风洞运转时振动的影响,促进了脉冲激光技术的发展。但脉冲激光技术仍然解决不了两次曝光全息干涉技术中的问题,即两次曝光间的振动引入的误差。在某些风洞中,被照模型位移很大,使全息两次曝光技术完全失效。本文就是企图解决这两个技术难题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在电子计算机十分发达的今天,流体测量技术仍然是流体力学发展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流场显示中的全息照相方法是流体测量技术中较新和发展非常快的方法之一。全息照相概念于1948年由英国D.Gabor提出,并由很困难的实验所证明。由于技术上的困难,这个课题停顿了十多年,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62年美国   相似文献   
5.
根据夹层全息术的多次原理性试验,文献[1]曾经指出:夹层全息术很难得到平直度很好的背景条纹.并猜测主要是由于全息照相片基(玻璃)的光学不均匀性、对光波引入附加的调制产生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