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379篇
化学   682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97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209篇
物理学   51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关于不等式的一点注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广义的H-空间中,建立一类不等式,所得的结果推广并统一了文[1],[2]中的某些结果。  相似文献   
2.
数学离不开解题,数学知识、方法、技能几乎完全是通过解题得到巩固、熟练、升华的.因此,很多老师特别是高三老师,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多、更强的解题本领,而让学生不停地做题、做题、再做题,甚至把学生“丢进”题海里;也有人试图借助于高数中的“有限覆盖定理”,构建一定量的题目,对中学阶段数学的各种知识与技能进行覆盖,这种想法不算天真,但变成现实却非易事.但在现实中,将多个“特殊”题目,构成题组,利用题组对重要知识点、重要技能进行覆盖;或通过重要知识点、特殊技能的辐射编造多个题目以达到巩固与熟练的目的,倒是切实…  相似文献   
3.
定理 设四边形 ABCD的边 AB、BC、CD、DA与对角线 AC、BD的中点分别为 E、F、E′、F′、G、G′,△ BCD、△ CDA、△ DAB、△ ABC的重心分别为 A′、B′、C′、D′,则 AA′、BB′、CC′、DD′、EE′、FF′、GG′七线共点 .证明 如图 1 ,连结EF、FE′、E′ F′、F′ E,图 1则可得 EF ∥=12 AC,F′ E′∥=12 AC.即有 EF∥=F′ E′,故四边形 EFE′ F′是平行四边形 ,于是 EE′、FF′互相平分 .类似地 ,可证明 FF′、GG′互相平分 .故 EE′、FF′、GG′相交于它们的中点 .令 EE′的中点为 I,连结 EC、D…  相似文献   
4.
设是可列非齐次马氏链,本文通过利用[1]中提出的在Wiener概率空间的一种实现,而给出了一个对任意可列非齐次马氏链普遍成立的强极限定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含色散介质的一维光子晶体微腔的透射谱,对色散介质采用Lorentz振子模型,腔模的频率设置在光子晶体带隙中心。发现当吸收可以忽略时,色散效应将导致在腔模附近有很高的态密度,与此相应地在透射谱中出现一个较宽的透射带。当吸收存在时透射带中心的透射峰消失,但带尾的透射峰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试题如图3,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侧棱AA1=2,D、E分别是CC1与A1B的中点,点E在平面ABD上的射影是△ABD的重心G.  相似文献   
7.
在领头阶和αs 修正阶 ,用QCD因子化方法 ,并对它的软胶子效应用光锥QCD求和规则分析D+ → K0 K+ 衰变过程 ,我们分析发现朴素因子化方法的结果远离实验结果 ,QCD因子化方法结果靠近实验结果 ,但是 ,在QCD因子化方法中 ,若考虑软胶子效应 ,其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另外 ,计算发现 ,软胶子效应在该衰变道中有相当大的贡献 ,因此不能被忽略  相似文献   
8.
针对磷化铟(InP)复合沟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特点,对常规单沟道HEMT的小信号物理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复合沟道HEMT的小信号物理模型,用商用器件模拟软件ISE(integrated systems engineering)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对比了实测和仿真的I-V特性及转移特性曲线,重点研究了在InGaAs/InP双层沟道中考虑量子效应后的电场和电流密度随着不同栅电压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在沟道中存在量子效应,在栅下靠源端低电场区域,电流主要分布在InGaAs沟道 关键词: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复合沟道 物理模型 磷化铟  相似文献   
9.
借助于共生纠缠度和输入输出保真度考察了初始处于纠缠态的两粒子在联合噪声环境中的消纠缠特性。结果表明:两粒子纠缠态可分为相干保持态和脆弱纠缠态,对于脆弱纠缠态分析了它们在低温条件欧姆型耗散下的纠缠消相干演化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由于混凝土材料理化特性的差异,高强混凝土的弯压极限应变明显地小于普通混凝土,依据试验结果分析了高强混凝土的弯压极限应变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它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