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篇
晶体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由甲苯氧化为苯甲酸是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合成实验,该实验存在反应剧烈、耗时较长等缺点。通过减少反应原料,运用相转移催化剂等方法,可使反应时间缩短,反应平稳,更加适合本科生的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2.
以吲哚为骨架,在吲哚的1位、3位引入2条边臂基团得到了1,3‐双取代吲哚基化合物,用丁基锂去质子后与MCl4(M=Ti、Zr、Hf)反应,得到一系列NCN钳型钛、锆、铪金属配合物(3-Ti3-Zr3-Hf)。该系列配合物以核磁、元素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显示,金属中心除与3个氯原子配位外,还与配体以κ3NCN的形式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考察了该类型配合物在不同助催化体系条件下催化苯乙烯聚合反应的性能。实验发现:在室温下,助催化剂为 AlEt2Cl/(Ph3C)[B(C6F5)4],甲苯为溶剂,单体与催化剂在浓度比300∶1的条件下,不同金属中心配合物都能以高转化率得到聚苯乙烯,其中铪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最高。催化所得的聚苯乙烯经表征发现均为无规结构,数均分子量为4 000~8 000。  相似文献   
3.
通过液相扩散法得到了2,6-二甲基苯基-β-二亚胺的铜、镍配合物,配合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X-粉末衍射及元素分析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进一步确定配合物的结构.单晶结构显示,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分子式为C44 H54 MN4 O4(M:Cu,Ni),空气中的O原子,甲醇分子的CH3 O-插入到β-二亚胺的亚甲基上,导致了两分子配体的两个N原子,插入的O原子与金属中心配位,生成了双配体四齿单金属配合物,形成了新颖的配位模式.在铜、镍配合物中,面与面之间依靠C-H?π键弱的相互作用力构建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