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   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以氯化钡、尿素、氢氧化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为原料,通过络合与均相沉淀法成功合成一系列哑铃形碳酸钡晶体,并采用XRD、SEM、SAED和FT-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EDTA对碳酸钡晶形有显著影响,随EDTA浓度变化,可得到一系列哑铃型碳酸钡晶体.反应时间和pH值对晶形也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在EDTA浓度为0.025 mol/L,反应时间为5 min,水浴温度为95 ℃,pH=14条件下,制得的哑铃形碳酸钡粒子为亚微米级多晶,具有纯度高,分散性好,晶形完整均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对系统陀螺监控的方法有多种,近年来我们采用附加陀螺的方法对系统陀螺的漂移进行监控,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监控陀螺正、反转技术实现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探索陀螺正、反转漂移变化的规律以及受环境因素影响后漂移特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监控精度指标△C的稳定度已达到了0.04度/小时,有望在实际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螺旋碳纳米管(HCNTs)作为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催化性能好等特点。本文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盐酸硫利达嗪(TR)在HCNTs修饰玻碳电极(H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HCNTs/GCE与裸玻碳电极及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相比,对TR具有更强的催化氧化性能,其差分脉冲伏安法的峰电流与浓度在18.67~122.7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120μmol/L。  相似文献   
5.
硫酸溶液中聚天冬氨酸对碳钢的吸附缓蚀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崔荣静  谷宁  李春梅 《电化学》2005,11(3):294-297
应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研究聚天冬氨酸(PASP)对碳钢的缓蚀性能,讨论了PASP浓度和温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SP是一种以抑制阳极为主的缓蚀剂.在实验温度范围内,PASP在0.5mol/L硫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效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并以10℃时的缓蚀效果最好.在给定温度下,缓蚀率均随PASP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但当PASP质量浓度达到2.5g/L时,缓蚀率的增加趋于平缓,10℃下,缓蚀率的最高值可达80.33%(PASP 6.0g/L),PASP在碳钢表面的吸附基本服从Freund lich吸附等温式,PASP的加入增大了碳钢的腐蚀反应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6.
石墨烯-纳米钯复合材料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颖简便的液相氧化-热膨胀还原法制备出石墨烯(RGO),然后用一步化学还原法使Pd纳米粒子负载到RGO材料上,得到分散均匀、催化性能稳定的石墨烯-钯(RGO-Pd)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Pd纳米粒子成功负载到石墨烯载体上,且分散均匀,粒径3~5nm。通过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等电化学方法进一步研究了RGO-Pd复合材料在碱性介质中对乙醇的催化性能,并与碳黑-Pd(VX-72-Pd)复合材料做对比,结果表明RGO-Pd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催化性能明显优于碳黑-Pd复合材料,有望成为新型高效的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AFCs)的电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