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胆固醇半琥珀酸酰氯对NaIO4氧化的醛化葡聚糖进行疏水改性,制备了醛基化双亲性葡聚糖衍生物Chol-Dex-CHO;利用醛基与己二酰肼酰腙化反应,实现葡聚糖主链的氨基化;生物素经二环已基碳二亚胺活化后与双亲性葡聚糖衍生物主链上的氨基偶联,形成生物素化(3%)双亲性葡聚糖(Chol-Dex-Biotin).将聚乳酸(PLA)与Chol-Dex-Biotin溶液共透析可形成亚微粒子,双亲性多糖可通过疏水基团锚定于PLA亚微粒子表面,透射电子显微镜与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观察到清晰的球形核壳结构,激光粒度仪测定亚微粒子粒径与粒径分布表明调节Chol-Dex-Biotin与PLA的配比可以控制亚微粒子的粒径(150~200 nm),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明亚微粒表面存在Chol-Dex-Biotin.在此基础上,以FITC标记的转铁蛋白(Tf-FITC)和生物素化兔IgG为模型生物功能因子,分别通过共价偶联及生物素-亲合素物理结合两种机理对葡聚糖包覆的PLA纳米微粒表面进行多重生物因子功能化修饰,得到表面Tf和IgG双重修饰的PLA亚微粒子(Tf-PLA-IgG submicron particles).亚微粒子表面Tf和兔IgG的结合分别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测和抗IgG-辣根过氧化氢酶(IgG-HRP)显色反应验证.  相似文献   
2.
以EDC为偶联剂,将胆固醇接枝到壳聚糖主链的氨基上,得到疏水改性的双亲性壳聚糖(CS-Chol),利用FT-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CS-Chol在水相自组装形成自聚集体,通过荧光探针技术研究其自聚集行为,结果显示制得的自聚集体具有较低的CAC(10^-2mg/mL).TEM和DLS测试显示制得的自聚集体为纳米级颗粒,粒径随胆固醇取代度的减小(4.7~1.1)而增大(180~380nm).用^99mTc对纳米颗粒进行放射性标记,并利用SPECT对其在头部和腹腔分布进行分析.耳静脉注射后纳米粒子在粘膜富集区域有一定滞留性,主要是由于壳聚糖具有粘膜特征吸附的性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