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4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韩继红  顾昌鑫 《计算物理》1995,12(3):309-314
通过对掺Pr的YBCO体系的EXAFS数据计算机分析发现:体系中的O的位置随Pr含量改变发生了变化。CuO2平面曲折度增加,Cu-O链上的O更趋近于CuO2面,Ba-O3间距增大。所有这些变化导致载流子浓度降低和载流子严重局域化,引起超导性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Nanodot arrays were formed on Si(110) surface under normal-incident Ar ion sputtering at substrate temperature of 800℃ The ion flux was 20μA/cm^2, and the ion energies were 1-5keV. The surface was imaged by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It was found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ion energy, the average e11ipticity of the dots changes in an oscillating manner; meanwhile the average dot size increases monotonously. Based on a dynamic continuum model, an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symmetry of the Ehrlich-Schwoebel diffusions along the(100) and (110) crystallographic directions, we carry out the simulations, which reprodu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qualitatively.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离子能量为1.5keV、束流密度为20?A/cm2正入射Ar+离子束溅射致Si(110)表面形貌随样品温度变化的演化过程。在温度自室温上升至 800?C的过程中, Si(110) 的表面形貌由不规则的纳米点和纳米孔图案变为密集的量子点阵列,同时表面粗糙度也随温度上升不断增加。被通常采用的 Bradley-Harper 模型无法解释上述实验数据。 在考虑溅射过程中存在Ehrlich-Schwoebel 效应后, 进行了已连续动态模型为基础的理论模拟,模拟工作很好的重复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光电子全息的计算机模拟和数值重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昌鑫  韩继红 《计算物理》1999,16(4):362-371
X射线被原子的芯能级吸收后,激发产生的光电子波在传播过程中被周围的原子散射,同源产生的带有周围原子结构信息的散射波(物波)与未被散射的光电子波参考波),具有良好的相干性,这两列波的衍射图即是光电子全息图。通过重现全息图,可重构三维空间原子像,获得原子级分辨率的三维结构信息。采用合理的物理模型,对c(2×2)S/Ni表面中S原子,金属Cu原子以及YBCO原胞中的Cu2原这邻的一些原子簇,进行了光电子  相似文献   
5.
运用EXAFS技术对加入P2O5或TiO2的MO-Ni-γ-Al2O3体系中Mo、Ni的K吸收边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体系中金属组分原子周围的微观结构信息,从而进一步证实P或Ti的加入有助于含量较高的Mo、Ni在载体表面的高度分散,样品中适量的P有助于形成较多的八面体结构,所有含P的样品中八面体结构含量均高于含Ti的样品,八面体结构Mo-O键上的氧在加氢脱硫反应中较易被硫取代,因而提高反应活性,这是含八面体结构较多的MoNiP样品的加氢脱硫活性优于MoNiTi样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