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80篇
物理学   9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在过渡金属铁、镍电极表面制备得到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APS)膜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硅烷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了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结果发现存在两个N1s峰,表明γ-APS膜中的氨基有两种存在方式:自由氨基和质子化氨基。实验中还发现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是研究金属/γ-APS体系中界面层结构非常有效的手段,SERS结果表明硅醇羟基和氨基发生了竞争吸附,且γ-APS分子在外加电位等条件的影响下吸附状态会发生一定变化。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表征结果在微观上显示电极表面的γ-APS膜上形成了一种较规则的微孔结构,这种结构可能与基底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2.
沉积铁钝化膜的傅立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恒电流沉积技术、傅立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现场研究了0 1mol/LNaOH溶液中铁金属电极在不同电位下的表面氧化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在电极预钝化区,表面首先生成的Fe(OH)2可由拉曼谱图中出现的550cm-1表征,证实了以往的研究结果。进入钝化区,表面二价氧化物逐步转化为高价氧化物Fe3O4及α 、δ 和γ FeOOH。在电位回扫的过程中,各氧化产物的还原以及铁表面SERS活性的逐渐消失导致谱峰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现场拉曼光谱研究乙腈在金电极上的解离吸附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共焦显微拉曼系统、结合合适的电极表面粗糙方法研究了非水体系 0 1mol/LLiClO4 /CH3CN溶液中 ,乙腈分子在金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行为。结果表明非水体系中乙腈可在金表面发生还原反应 ,产物CN- 离子与电极表面作用形成的表面配合物可在较宽的电位区间吸附于电极表面。溶液中的微量水、激光照射以及电极电位均对该反应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拉曼谱图的比较得出乙腈分子解离出的CN- 在金电极表面比在银电极表面有更强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异烟酸吸附在银溶胶表面的表面增强喇曼散射(SERS)光谱以及卤素离子、溶液pH值及溶液浓度对异烟酸SERS光谱的影响。文章提出了离子在银溶胶表面的吸附方式,即主要以—COO~-端吸附于银溶胶表面。最后,对所述实验现象作了定性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氧化铝模板结合交流电沉积技术制备纯银纳米线, 然后通过化学还原方法, 并控制加入的金盐的量, 在已制备好的银线表面包裹不同厚度的金壳层, 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AgAu复合纳米线. 采用电子显微镜(SEM, TEM)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该复合结构纳米线进行相关表征, 纳米线的表面形貌与加入的金盐的量有关. 以苯硫酚(TP)和对巯基苯胺(PATP)为探针分子, 研究了此类复合纳米线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 并以PATP在金银纳米线表面吸附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差别为探针, 表征了复合纳米线表面金的包裹程度, 结果表明一定厚度的包裹程度可制备无针孔效应的核壳结构金银复合纳米线.  相似文献   
6.
利用纯电化学手段获得了具有较强表面增强拉曼活性的镍电极, 改进了原有的镍电极表面预处理方法. 结果表明, 在0.5 mol/L的NaClO4溶液中, 结合电化学阶跃技术和循环伏安技术, 可以得到合适的粗糙镍电极; 同时, 还得到了探针分子吡啶在该粗糙镍电极表面随电极电位变化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此时谱峰强度获得了极大的增强; 还研究了粗糙镍电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 并估算出其SERS增强因子约为104, 此结果比以前的镍电极表面粗糙方法所能达到的增强因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7.
顾仁敖  胡晓 《化学学报》1993,51(5):481-484
本文对固态青蒿素的FT-Raman光谱和普通Raman光谱以及低浓度(1×10^-^5mol/L)青蒿素水溶液的表面增强Raman散射(SERS)光谱进行了检测, 着重观察了1756cm^-^1六元内酯环振动谱带, 发现其在FT-Raman和普通Raman光谱中表现为强振动, 而在SERS光谱中此振动谱带消失, 说明分子内酯环发生了破裂。根据1756cm^-^1谱带的变化以及724cm^-^1过氧基团振动频率的位移, 对青蒿素在银表面上的吸附取向进行了研究。还研究了青蒿素与氯高铁血红素的作用情况, 发现两者作用后, 明显改变了青蒿素在银表面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8.
蒋芸  崔颜  姚建林  顾仁敖 《化学学报》2006,64(3):240-244
通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了标记分子4,4'-联吡啶在金溶胶上的吸附行为,并将其与山羊抗小鼠IgG结合,获得SERS标记免疫金溶胶.在固相基底上组装抗体,两者组装得到固相抗体-抗原-标记抗体“三明治”结构.在单组分和双组分体系中借助抗体上标记金纳米粒子所带的SERS信号达到免疫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顾仁敖  陈惠  刘国坤  任斌 《化学学报》2003,61(10):1550-1555
在镍电极表面制备了γ-氨丙基三甲摒在硅烷膜并对其形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 。镍电极表面有机官能团硅烷膜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氮、硅等元素 在电极表面的存在,并且氨基在膜中有若干种存在方式,包括自由氨基和质子化的 氨基。通过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谱图的分析,发现与电极表面作用的 吸附基团硅醇羟基和氨基发生了竞争吸附,它们及其邻近基团的拉曼谱几随着电位 的负称除了相对强度发生变化以外,还发生了一定的位移,这缘于吸咐基团吸附的 量和吸附取向随电极电位发生了变化并形成的更为复杂的界面结构;氨基不同存在 方式之间也会随之发生转变,这一结果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的结果相符合。原 子力显微镜(AFM)结果表明镍电极表面的有机官能团硅烷膜呈现为一种较规则的 多孔结构。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组装技术在硅基底卜进行金银纳米粒子的复合组装,通过控制组装溶液中金溶胶和银溶胶的体积比进而控制基底上金银纳米粒子的密度.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和SEM对复合基底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硅基底上金银同时存在且呈亚单层均匀分布.以硫氰根为探针分子研究了纯金、纯银以及混合组装时复合基底的SERS效应.通过一系列的校正表明,在金银同时存在的复合基底上,硫氰根的三键伸缩振动频率和特征峰的形状相对于单组分基底而言都接近于在银基底上的特征谱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当金银同时组装在基底上时,金和银之间有一定的耦合作用,这种耦合作用最终导致金的SERS效应逐渐趋向于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