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2篇
综合类   4篇
物理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邻菲绕啉与α-羟基异丁酸或水杨酸体系的协同萃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邻菲绕啉(Phen)与α-羟基异丁酸(HHIBA)或水杨酸(Hsal)的氯仿溶液在硫氰酸盐介质中对十五个稀土元素(除Pm,加Y)的协同萃取规律。测定了这两个协萃体系的协萃物组成和协萃平衡常数,并对这两个协萃体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3.
方杰  韩冬梅  刘辉  刘昊迪  郑泰玉 《物理学报》2017,66(16):160302-160302
利用Majorana表象,从平均场模型和二次量子化模型两方面研究了非线性双模玻色子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得到了Majorana点在球面上的运动方程,分析了平均场模型和二次量子化模型之间的区别及其在Majorana点运动方程中的体现.研究了二次量子化模型中量子态在少体和多体情况下的动力学演化及其与平均场量子态的区别和联系.以平均场模型和二次量子化模型量子态之间的保真度和Majorana点之间的关联为手段,讨论了在不同玻色子间相互作用强度、不同玻色子数下量子态的演化及相应的自囚禁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定了 N 1 9 2 3在p H6 的条件下对三价稀土离子的萃取,实验表 明 N 1 9 2 3作 为中性萃取剂配位于稀土原子,并且有较高的萃取率.分别选用三氯醋酸和硫氰酸根作为 阴离子,对 N 192 3作为萃取剂时两个体系的萃取行为、萃合物组成和配位数进行了测定和比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Ca(NO3)2和(NH4)2HPO4为原料,采用重结晶法,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纳米棒;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pH值和晶化时间对HA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室温混合pH值为7.5的沉淀物和pH值为10.5的清液,于180 ℃下水热处理10 h重结晶制得的HA纳米棒的平均长径比最长(约为28);采用不同pH值的清液,体系的单体浓度(即化学势)改变时,得到的HA纳米棒的长径比不同;随着晶化时间延长,纳米棒的长径比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6.
控制器组件γ瞬时辐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瞬时电离辐射在电子器件内部形成的光电流可引起器件输出扰动,导致电路中部分器件受电源、输入信号及自身产生光电流扰动的多重影响,而单独对器件进行试验无法反映瞬时辐射输出扰动在电子组件系统中的传递影响。为此对由DC/DC、稳压器、单片机CPU,FPGA等组成的控制器组件在2.8105~1.7107 Gy(Si)/s的范围内开展了瞬时辐射效应的试验研究。试验中对组件功能和器件参数的测试结果表明,在较小的瞬时剂量率下,部分器件输出受到影响,但组件功能正常;较大剂量率时,所有器件均受影响,且组件功能中断。同时观测到瞬时辐射形成的扰动信号在器件间传输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弱碱性杂环胺双齿配体邻菲绕啉(phen)分别在硫氢酸盐和二氯醋酸介质中,a,a`-联吡啶(bpy)在水杨酸介质中对稀土元素的萃联行为,比较了CCl_3COO~-、SCN~-负离子有效半径和浓度大小对邻菲绕啉-稀土络阳离子萃取率的影响,得出了负离子有效半径愈大,萃取率愈高的结论。在相同阴离子(Sal~-)条件下,萃取RE~(3+)-phen,RE~(3+)-bpy络阳离子的最佳水相pH值相似。由于phen的分子量比bpy大,所以phen的萃取能力也比bpy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弱碱性杂环胺二啮配体邻菲绕啉1,10-Phenanthrolion(Phen)和α-羟基异丁酸Hydroxy-iosbutyric acid(HHIBA)混合体系对稀土元素(RE~(3+))的萃取。此体系和RE-Phen-Sal混合体系相似,也存在明显的“四分组效应”,但萃取率要低得多。萃合物的组成为[RE(Phen)(HIBA)Cl_2(H_2O)_2]。此外,关于邻菲绕啉和α-羟基异丁酸在硫氰酸盐介质中对稀土元素的萃取性能,我们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发现邻菲绕啉与α-羟基异丁酸对稀土元素的萃取存在着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混源油比例定量分析对于判识不同成藏期的油源贡献度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一种快捷确定混源油贡献度的方法,采用显微荧光光谱技术对同源混合原油贡献度进行了定量表征。以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为例,通过γ蜡烷/C30霍烷、Ts/(Tm+Ts)、Ts/Tm及C2920S/(20S+20R)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对沙四段原油进行了的原油组群划分与油源对比,对原油类型和成熟度进行了限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X1X2井作为沙四型成熟原油和低熟原油的两个端元组分进行人工配比实验,在验证端元组分可靠性的基础上,对端元油按照质量分数进行了配比,分别为0∶10,2∶8,4∶6,6∶4,8∶2,10∶0。对配比进行了原油族组分和显微荧光光谱分析,分析了混合原油成熟度、端元油贡献度和荧光光谱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配比混源油继承了端元油“三峰型”的荧光光谱谱形特征,混源油荧光颜色明显不同,通过荧光颜色定量系数(CIE-X,CIE-Y)分析可知,在CIE色度图上表现为近线性渐变的荧光特征;随着沙四型成熟油混入量的增加,混源油中芳香烃含量逐渐减少,荧光强度也逐渐降低,荧光颜色发生了明显的蓝移;原油混合使荧光光谱参数发生了变化,荧光光谱参数(QF-535、荧光强度-567 nm、红绿商、黄绿商)与混合比例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能够较好的反映原油成熟度;随着混源油成熟度增高,高分子量烃类组分含量降低,荧光光谱参数逐渐降低。通过配比实验建立的数学关系能够定量判别原油混合比例,实验证实可以利用荧光光谱参数定量表征混源油中端元组分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