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碱处理的改性竹纤维(BF)、乳酸(LA)为反应原料,制备PLA-g-BF接枝物。PLA-g-BF接枝物分别与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为原料的体系进行复合,制备竹纤维复合亲水膜,探究了CS(PVA)溶液质量浓度和PLA-g-BF/CS(PVA)溶液质量配比对所制备的竹纤维复合亲水膜的结构、拉伸强度、形貌、亲水性、附着力及降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S溶液质量浓度为1/40(g/mL),接枝物与CS溶液质量配比为2∶40时,膜的拉伸强度为4.93MPa,接触角为72.9°,硬度为2H,基本不降解;PVA溶液质量分数为7%,接枝物与PVA溶液质量配比为2∶40时,膜的拉伸强度为17.2MPa,接触角为53.2°,硬度为5H,6天内全部降解。  相似文献   
2.
通过接枝反应制备BF-g-SMA相容剂,增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竹纤维(PET/BF)共混物,探究BF-g-SMA相容剂用量和PET/BF质量配比对PET/BF共混体系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差示扫描量热仪及熔融指数仪器进行性能表征。结果显示,相容剂用量为6%和竹纤维用量为20%下,增容效果最好。此时,PET/BF共混物的熔融指数最大、密炼时扭矩最小,流动性最好;共混物的表面较光滑、竹纤维与聚合物基体的结合较好;熔融温度、结晶温度、结晶焓及结晶度较适宜。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处理法制备无醛蛋白胶粘剂,探究不同处理剂、不同交联剂、蛋白质种类、不同尿素浓度及不同蛋白质与硫脲配比对无醛蛋白胶粘剂的胶接强度、热性能、耐水与耐候性及冻融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及旋转流变仪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选择制备无醛蛋白胶粘剂的蛋白质为乳清蛋白,处理剂中改性效果最好的是尿素溶液,浓度为3mol/L、交联剂硫脲为9g、木质素钠为4.5g、乳液为10g,且乳清蛋白与硫脲以30∶9配比时,乳清蛋白胶粘剂的粘度适中,冻融稳定性佳,胶接强度最好,达到1758.2MPa。另外,蛋白胶的耐水性皆良好,个别耐候性不达标。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聚乳酸(PLA)/淀粉共混物界面作用和降低成本,引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聚乳酸和塑化淀粉(TPS),通过挤出和注射成型制备接枝聚乳酸/塑化淀粉共混物(PLA-g-GMA/TPS)。红外光谱分析证实,GMA成功接枝到PLA分子链上。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热机械性能、微观形貌、热性能及亲水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选择GMA用量为6%(接枝率为1.51%)和TPS用量为10%时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弹性模量最佳,分别为42.6MPa、8.9%及260MPa。FE-SEM观察结果表明,低含量TPS中颗粒被基体包覆或嵌入,界面平整,界面结合力强。DMA和DSC结果显示,不同质量配比的PLA-g-6%GMA/TPS共混物的Tg、储存模量、结晶度、结晶温度及熔融温度仅在小范围内发生变化。吸水率和接触角结果表明,低含量TPS的共混物吸水率和接触角变化幅度均小于高含量TPS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竹粉(bamboo flour,BF)为生物质填料,乙酰柠檬酸丁酯(acetyl tributyl citrate,ATBC)为增韧剂,通过与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熔融共混制备了BF/PLA增韧复合材料,并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转矩流变仪、扫描电镜及力学性能测试等考察了ATBC添加对BF/PLA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TBC可改善BF/PLA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变性,降低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冷结晶温度及熔融温度,但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没有影响。FTIR分析显示,ATBC的加入可使BF/PLA复合材料C—O红外吸收峰位增大,表明ATBC与PLA之间存在一定相互作用。当ATBC用量为15%时,BF/PLA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由增韧前的8.1%增加到35.6%,提高了339.5%。SEM图片显示,此时复合材料断面粗糙,表现出韧性断裂形貌。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增韧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聚碳酸酯(PC)、聚乳酸(PLA)及三氯甲烷(CHCl3)混合作为油相,聚乙烯醇(PVA)溶液作为水相,通过相分离法制备PC/PLA复合微球.研究CHCl3浓度、水油比、PVA质量分数及PC/PLA质量配比对形成的PC/PLA复合微球形貌、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相分离实验条件为CHCl3浓度为2g/mL、水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