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8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建立了二级发应在绝热系统中的热动力学研究, 并用自制的绝热式自动量热计, 研究了几个放热反应体系的热动力学, 而且对吸热反应体系的热动力学研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可逆反应在绝热系统中的热动力学研究法, 并用自制的绝热式自动热量计, 研究了三个可逆反应体系的热动力学, 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RD-I型热导式自动量热计的研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文献[10]、[12]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能在常温到150°C的较大温度范围内工作的“RD-Ⅰ型热导式自动量热计”。本文报导了仪器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电能测定,证明仪器设计合理,工作正常。其性能完全符合Tian氏方程的要求。而且重现性好(相对精度为0.5%-1%左右),灵敏度高(对1卡以上的热效应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量热计通过光笔记录仪实现了测量记录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自制的绝热式自动量热计,对两个反应体系进行了一级反应的绝热式热动力学研究。速率常数的计算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与文献值符合均好。本文还在实验数据处理中提出了局外过程热效应的线性校正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二级发应在绝热系统中的热动力学研究, 并用自制的绝热式自动量热计, 研究了几个放热反应体系的热动力学, 而且对吸热反应体系的热动力学研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绝热式热动力学的研究II: 一级反应的热谱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利  詹曙光  邓郁 《化学学报》1987,45(2):127-132
本文采用自制的绝热式自动量热计,对两个反应体系进行了一级反应的绝热式热动力学研究.速率常数的计算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与文献值符合均好.本文还在实验数据处理中提出了局外过程热效应的线性校正法.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事这一工作的目的和结果已在上一篇中作了详细的报导,不在此赘述. 在那篇文章中我们叙述了有关体系在40°及50℃的情况.为了更全面明了它在不同温度时的行为,我们在较高(70℃)和较低温度(30℃)条件下作了研究.本文报导的就是在这两个温度下的研究结果.我们也曾在常温时(摄氏十余度)搅拌有关体系,但经时历月余仍不得平衡,所以才提高温度至30℃.至于把高温定在70℃的理由是为了防止草酸在更高温度时分解.  相似文献   
8.
詹曙光  安慕辉 《化学学报》1993,51(10):937-942
本文建立了可逆反应在绝热系统中的热动力学研究法,并用自制的绝热式自动热量计,研究了三个可逆反应体系的热动力学,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