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化学   67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1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慧君  管寿沧 《物理》1995,24(7):396-401
简述国际千克原器的历史和重新定义千克的必要性,介绍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意义和新近测定的进展情况,并讨论了通过阿伏伽德罗常量重新定义千克的可能性,结论是:经基本物理常量建立质量的自然基准已为时不远了,但还有一段很艰难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2.
闪光照相条件下相对质量吸收系数的测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闪光照相中X光传播规律的等效单能模型。针对闪光照相出光重复性差、能谱测量困难的特点提出了相对质量吸收系数的概念。阐述了闪光照相中相对质量吸收系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在闪光照相实验设备上采用整条D~L曲线对钨材料相对质量吸收系数进行了测量,得到的实验结果为1.23,与数值模拟结果1.26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单个波长到多个波长的变换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余建军  管克俭 《光子学报》1998,27(8):729-733
报道一种波长变换的新方法.采用此方法不需要任何泵浦光便能够直接将信号光变换成在特定谱宽内的任意多个任意波长的变换光,这对于将来的波分复用光网络提供了较大的方便.此波长变换的原理是利用色散位移光纤的非线性效应产生超连续光谱(SC)信号,由于这种SC信号携带有变换光信号,对这种连续谱进行滤波便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任意频率的变换信号.此变换方式具有变换频带宽,偏振不敏感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以聚碳酸1,6-已二醇酯(PC)、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G)、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合成线型聚碳酸酯改性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CZE).对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力学性能、耐水解性能和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PC二醇含量的增加,弹性体的贮能模量下降,Tg则向高温方向(从-7.8℃到+2.6℃)移动。水解后的强度保持率从85.4%提高到99,7%和117%,熔体的表现粘度降低,加工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段淑贞  管丛胜 《电化学》1998,4(2):205-209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电位阶跃法,研究了锂离子在铝电极上的电极过程机理,结果表明锂离子在铝电极上沉积形成α-固熔体时,电极过程受锂原子向铝电极中的扩散速度控制,当形成β-锂铝合地,存在成核极化现象,成核过程为瞬间成核过程,初期电极过程受形成β-锂铝合金的速度控制,一定时间后受锂原子通过β-锂铝合金层的扩散速度控制,β-锂铝合金阳极有限限充电电压和极限电流。  相似文献   
6.
王毓宾  戴服管 《催化学报》1982,3(2):144-146
利用配位催化反应,在温和条件下活化饱和烃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课题。近十年来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Шилов等报道了以K_2PtCl_4为催化剂和H_2PtCl_6为氧化剂能使饱和烃氧化氯化。以后又报道了二氧化硅载体上甲烷氧化氯化的反应。我们把合成的[PtCl_2(PPh_3)_2],[PtHCl(PPh_3)_],[PtHBr(PPh_3)_2],  相似文献   
7.
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伯特·阿诺德博士是美国杜邦公司高分子部的研究主任,主要负责高分子材料研究的长远规划、研究工作及实验中心的管理。阿诺德博士在工业界工作了近40年时间,在高分研究工作、产品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本文中,作者精辟阐述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了材料科学,特别是高分子材料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总结了作为有效技术的必要条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氯仿、乙醇、乙酸乙酯、醋酸和水等五种溶剂作为胆汁酸薄层层析的展开剂,采用正交设计法[L_(16)(4~5)]安排实验,对胆固醇、胆酸、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甘氨脱氧胆酸、牛磺胆酸、牛磺脱氧胆酸和卵磷脂等八种化合物的R_f值及层析谱斑点的集中情况,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处理,得到了单向一次薄层层析全部分离胆汁的溶剂系统,较文献报道方法为佳。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的方法,用高氯酸与冰乙酸的混合溶液消化样品,以石油醚提取,浓硫酸净化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方法的回收法为88%-110%,相对标准偏差为8%-19%(n=6),检出限为0.08-0.60ug/kg,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电堆中阴极Pt基催化剂的高用量造成其成本居高不下,成为阻碍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推进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发低Pt、高活性的Pt基催化剂势在必行.Pt合金催化剂能够有效地降低Pt用量,并通过对合金颗粒的元素比例、晶面、粒径等实行精确调控,显著提升氧还原(ORR)催化活性.然而,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由于原料与制备成本高昂、过程复杂大都难以适应规模化生产需求.电化学方法通过控制施加的电流或电位控制晶体生长.在水体系中该方法已得到验证,但由于Pt化合物的热力学标准电极电位与过渡金属元素之间相差较大,且对于过渡金属来说,电负性大多小于铂,因此还原电位通常负于析氢电位,使得二者难以实现共沉积.有机体系中电位窗口比水体系大得多,Pt与电位较负的过渡金属可实现共沉积,采用小分子有机溶剂也可避免溶剂清洗问题,具有应用潜力.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一步电沉积方法,选择易溶于水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溶剂,将碳载体滴涂到玻碳电极上作为工作电极,通过电化学方法直接将Pt-Ni合金沉积到碳载体上,并利用物化表征与密度泛函理论(DFT)理论计算来探究共沉积机理.透射电镜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沉积电位下均可得到分散均匀、粒径适当的催化剂;且随着电位值降低,催化剂颗粒分散得更均匀,颗粒粒径不断减小.元素分布和晶面结果表明,铂镍元素均匀分布于颗粒中.所有样品均表现出优异的ORR性能,最高的面积比活性达到商业催化剂的6.85倍.将材料表征、电化学表征与DFT计算结合,建立起了铂镍合金生长过程的模型,并发现了有机体系中独特的成核-生长机理.将体系中的DMF换成超纯水,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沉积,得到的催化剂颗粒团聚严重,说明DMF的使用能够避免颗粒团聚.在单独铂的体系中沉积发现,负载量极小,表明体系中镍前驱体的添加对于催化剂的沉积过程起到重要作用.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DMF有机体系中,镍的还原电位与铂的十分接近,但还原动力学更慢,趋向于先形成吸附原子后快速还原.由此可以推测,在二者合金的形成过程中,镍在碳载体表面的缓慢还原而形成的吸附原子能够成为铂还原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了铂还原成核所需的能量,使得载体上的成核位点大大增加,这与DFT模拟结果一致.DFT建立了碳上镍的位点和铂的位点,分别在上面进行铂的还原,发现镍位点上比铂位点上更容易实现铂沉积.本文提出了铂镍共沉积的机理:在过电位(即还原能量)下,铂的还原动力学较镍稍快,于是铂先还原形成晶核,但难以达到生长的临界半径,于是单独铂体系中的沉积负载量很少.载体上还原的镍为铂还原提供了大量的活性位点,促进了铂还原,并与镍共沉积.Pt-Ni表面则进一步促进了铂的沉积和颗粒的生长.综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制备铂合金催化剂的有机电沉积体系,实现了单分散的碳载铂镍合金催化剂的一步制备.随后,本文将材料表征、电化学表征与DFT计算相结合,建立起了有机体系中铂镍合金成核-生长过程的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