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螺(口恶)嗪是一类重要的光致变色化合物,与研究最多的螺吡喃化合物相比,其主要优点是热稳定性高、抗疲劳性强。做为光致变色光存贮材料,它是一类值得重视的化合物,但关于此类化合物的研究却还很少。限制此类化合物在光致变色光存贮材料中应用的最大困难是它们的最大吸收(一般在650nm左右)与现有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源波长(一般大于750nm)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异黄樟素光异构化反应的研究。直接光照或用二苯甲酮为敏化剂时,异黄樟素光异构化反应有利于生成其顺式异构体;以9,10-二氰基蒽(DCA)、9-氰基蒽(CNA)以及四氯苯醌为敏化剂时异构化反应有利于生成其反式异构体。我们利用色谱、色质联用、红外以及质子核磁共振等技术对异黄樟素的顺反异构体进行了分析鉴定,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在由β二酮与1,2-二溴-乙烷分别合成相应的三员环化合物的过程中,意外地获得了另一类十分有趣的化合物:1,10-二苯基-3,8-二甲基-4,7-二氧杂-2,8-癸二烯-1,10-二酮和1,3,8,10-四甲基-4,7-二氧杂-2,8癸二烯-1,10-二酮.此类化合物具有十分特殊的结构,其中含有多个活性官能团,从而有可能成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吸附态有机分子光谱性质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光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表面光化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固体表面上,人们观察到了许多与溶液中不同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固体表面上常常表现出某种特有的吸附特性,从而对被吸附物质的能级状态和分子结构产生影响,进而改变了它们的反应性能,这类报道已有很多[1]。  相似文献   
5.
芳杂环的亲电取代活性及定位效应是许多理论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重点多是同系物间的活性比较及分子内的取代定位效应。其规律往往用反应活性部位的电荷数量及分布来解释。量子化学计算结果,一般也符合物理有机的这一传统解释。因此,电荷数量及分布决定分子的取代活性及定位仍是有机化学中普遍接受的观点[1]。不少量子化学活性指标也用于亲电取代活性及定位效应的解释,但一般只局限于同系物的比较,不同母核的芳杂环的亲电取代活性比较则较少为人们所注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