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   4篇
物理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设计了一种采用双芯结构光子晶体光纤(PCF)作为光波导的横向应力传感器。通过建立SPR耦合波模型和PCF结构的形变模型,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基模共振峰的偏移量与横向应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共振峰波长的偏移量与所施加应力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对PCF的截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选择适当的空气孔层数、直径和周期,可获得较高的测量灵敏度。该研究可为基于SPR的PCF横向应力传感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SP825对红霉素进行动态吸附,研究了进料浓度、温度、床层高度和高径比等因素对穿透曲线的影响,采用同时考虑液膜扩散阻力、孔内扩散阻力和轴向扩散的综合速率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相关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进料浓度的增加对红霉素固定床吸附过程不利,温度和床层高径比的增加可以提高固定床吸附效率,而床层高度的变化对固定床吸附过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民用水银的历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很早就知道水银,它的制用历史,在金属中仅次于金、银、铜、锡、铅或铁,因为古代的炼丹术常以水银作原料,所以水银的化学知识,比其他金属发现得早,是化学发展史的重要标志之一。又因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及医药都比西方发达,故发现这些知识的任务,大部分都落在中国。18世纪以后,汞的应用并深入到工业、军事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总计有千种以上的用途,故研究古人的用汞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西方化学史家一般认为,最早从含砷矿物中制取单质砷的人,是十三世纪日耳曼炼金家马格努斯(Albertus Magnus),因为他曾用两分肥皂与一分雌黄(As_2S_3)共炼,制得金属砷。  相似文献   
5.
铅铅的熔点低,冶炼方法简单,继铜锡之后就有了铅。我国考古工作者已发现,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十三世纪的商代中期,有两件出土铜器的含铅量分别为24.45及21.76%,当时已掌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