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孙达  李齐方  陈广新 《高分子学报》2013,(11):1424-1429
以FeSO4/K2S2O8为反应的引发剂,通过均相和非均相聚合体系,制备了聚八甲基丙烯酸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MMA-POSS)包覆的多壁碳纳米管核-壳型纳米杂化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在均相体系中可以得到包覆均匀且厚度可调的多壁碳纳米管杂化材料,包覆厚度在15~25 nm,35~50 nm之间,非均相体系中得到了PMMA-POSS微球悬挂在碳纳米管侧壁的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以及热重分析(TGA)对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给出了可能的包覆机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计算数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它在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我国已能独立地制造电子计算机,更为它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在一些读者中,常把计算数学看成是高深的学科,实际上,它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计算方法的一些古典内容完全可以为广大数学工作者所掌握。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两个例题,介绍方程根的迭代解法的基本思想,并引导读者注意迭代解法的关键问题——迭代收敛性问题。在第二部分讨论了两个收敛性定理,其中定理1可以在通常的计算方法教科书上找到。定理1对φ(x)的假定较强,且不易检验,因而我们引进了定理2。在实际计算中,定理2的条件比定理1的条件更容易满足。本文以下的讨论都是以定理2为基础。在第三部分,讨论了怎样把一个方程  相似文献   
3.
语谱图共振峰的自动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一个共振峰轨迹的自动跟踪算法,其特点是不借助于其它的信息来源,仅仅是基于语谱图信息,来确定语谱图上前四个共振峰频率的位置和它们关于时间轴的轨迹。算法由三个层面构成;第一层面是进行频率分布的分析,以决定一个最佳的共振峰搜索起始位置;第二层面是采用双搜索算法,来跟踪随时间变化的共振峰轨迹;第三层面是解决某些冲突现象,在共振峰跟踪问题上的难点之一是处理多个共振峰的合并现象和冗余峰值现象。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用迭代法解线性代数方程組x_1=a_1,_1x_1+a_1,_2x_2+…+a_1,_Nx_N+f_1,x_2=a_2,_1x_1+a_2,_2x_2+…+a_2,_Nx_N+f_2,(1)………………………………………………………………,x_N=a_N,_1x_1+a_N,_2x_2+…+a_N,_Nx_N+f_N,迭代收斂的充分条件是当μ=1或v=1时,上述充分条件不滿足,为此需要寻求更强的迭代收斂判別法則。在[2]中,給出了μ=1时的迭代收斂充分条件。本文将給出更为一般的迭代收斂充分条件,并且用类似的方法,給出了v=1时的迭代收斂充分条件。 (二)μ=1时的迭代收斂性为了定理叙述的需要,我們引进一些定义。若方程組(1)中,某些方程的系数滿足sum from i=t to N |a_(i,j)|<1,則称这些方程为第一級方程,这些方程左端的未知量称为第一級未知量。除第一級以外的方程中,右端包含有第一級未知量的方程称为第二級方程,而第二級方程左端的未知量称为第二級未知量。依此类推,若其一个方程不属于任何一級方程,則称此方程为独立  相似文献   
5.
微型计算机上配备音频盒式录音机接口,可以使普通的盒式录音机作为微型机系统的一种外存贮设备.由于它价廉,容量大,在我国目前磁盘缺乏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要把数字信息记录到音频录音带上,需要将数字信息进行音频调制.我们最近研制成功一种新的调制方法,定名为周期调制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Cromemco微型机系统上,为该系统配上了音频盒式录音机接口,主要优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孙达  张静 《数学之友》2023,(15):14-15+20
我国教育对于数学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而越来越高,除了学生对于数学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情况和能力外,教师还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促进两者的结合.实践性是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显著的特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会运用到大量的实验活动,因此,数学实验工具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从而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学实验工具,将数学文化渗透和融合,以此达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和学习能力的目标,促进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