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   2篇
物理学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红血球中铜、锌、铁、钙、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红血球中Cu、Zn、Mg、Ca的分别测定和健康人的红血球中某些元素的含量范围,国外已有报道。红血球是血液的主要有形成分。Cu、Zn、Fe、Ca和Mg都是人体的必需元素。红血球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同血液的生理功能、人体的健康或某些疾病密切相关。血液中各有形成份比血浆、血清以及全血中各元素的研究报道要少的多。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和医学的发展,血液中有形成份里各元素的研究日益深入。为了临床上能充分利用人的血液  相似文献   
3.
实验证明,用含锌量为1.72×10-6的低锌饲料喂养,不论是年幼或妊娠金黄地鼠,均可发生腹泻、被毛稀疏、易脱落、足趾溃烂,个别还有出血点、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饲料效价和血清锌、铜浓度降低。幼鼠对照组体重增长值为45.20g,血清锌为34.43±4.13μmol/L。饲料效价为0.1610,缺锌组体重增长值仅20.52g,血清锌为21.42±3.06μmol/L,饲料效价为0.1338,而补锌组食用含锌量为100×10-6饲料的幼鼠或妊鼠均无上述缺锌现象,幼鼠体重增长值、血清锌和饲料效价均接近或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5.33g,38.40±6.89μmol/L,0.1591。  相似文献   
4.
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存在状态与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题实质上是中药有效化学成分(ECC)的研究.得出了下列一些研究结果,1.提出了中药TE和中药ECC的研究思路即以中药中TE的存在状态为核心,以中药中TE和有机成分(OC)的相互作用为基础来开展中药TE和中药ECC的研究工作.2.根据中医药理论,运用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论以及贝塔朗菲定律.以大量实验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中药有效化学成分的配位化学学说”。其核心是:(1)中药中的有效化学成分可以是OC,也可能是TE;(2)中药中的ECC更有可能是二者的配合反应所形成的配合物.3.在中药中OC和TE的相互配合反应中.即改变了TE的存在在状态后.发现了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变化的规律性:(1)有的配合物具有原来二种成分的生物活性;(2)有的配合物则可提高某一成分的生物活性或降低其毒副作用;(3)有的配合物测产生二者所不具备的新的生物活性;(4)TE的生物利用度均有所提高.4.从实验中发现了一些有较好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配合物.为新型配合物中药新药的研制提出了一个新思路.新方向.新方法.5.采用了配位化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把pH电位法和计算机平衡模拟技术相结合,为中药ECC和中药TE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