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化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物理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日本沼虾触角腺形态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日本沼虾触角腺的形态学进行了初步研究 .日本沼虾的触角腺由体腔囊、迷路、原肾管和膀胱组成 .体腔囊细胞有许多足状突起 ,具有过滤功能 ;迷路占整个腺体的 4 / 5,其展开长度约 ( 10 0±10 ) cm;迷路细胞顶部具有发达的微绒毛、基部质膜内陷 .原肾管细胞的微绒毛短而不规则 ,基部质膜内陷却十分发达 ,原肾管的展开长度约 ( 4 0± 4 ) cm;膀胱细胞基部质膜也有内陷但无微绒毛 .上述结构是触角腺排泄功能和渗透压调节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口虾蛄小颚腺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口虾蛄小鄂腺的组成及各部分显微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小颚腺由体腔囊、迷路和原肾管组成,无膀胱。体腔囊足细胞小,足状突起少;迷路细胞具有微绒毛且基底侧质膜内陷;原肾管细胞的微绒毛较短,数量少,但基底侧质膜内陷更深更宽。口虾蛄小颚腺相关的细胞结构虽较为原始,不很发达,但其基本生理能力应与日本沼虾的触角腺类似,即具排泄和渗透压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透射电镜对日本沼虾触角腺的体腔囊、迷路、原肾管和膀胱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体腔囊由足细胞和内皮细胞组成,其中足细胞的三级足状突起分支细而多,并密布于裂隙膜上,足细胞及其足状突起之间可见隔壁连接,内皮细胞与开放式血腔相临、沿基底膜有许多窗孔.迷路细胞游离端具长而发达的微绒毛,基底及两侧质膜内陷发达,并具丰富的长杆状线粒体.原肾管细胞的微绒毛短少而零乱,基底及两侧质膜内陷更为发达,原肾管细胞之间存在有中间连接和隔壁连接.研究结果证实:日本沼虾触角腺的体腔囊、迷路和原肾管的超微结构与哺乳动物肾单位的肾小球、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的超微结构相似,具有肾单位一样的生理功能,而膀胱扁平细胞还兼有肾脏收集管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对斑节对虾触角腺的显微及超微形态结构进行了研完.其触角腺由体腔囊、迷路和原肾管3部分组成.体腔囊足细胞小,足突起短而细,胞质内小泡和颗粒不多;迷路细胞微绒毛短少而不整齐,含有大量小泡,基底及两侧质膜内陷较深,但基底部线粒体数量很少;原肾管细胞微绒毛较短少而杂乱,胞质内小泡和颗粒含量较少,基底及两侧质膜内陷很深.上述结果显示,斑节对虾触角腺各组成成分中,与其排泄和渗透压调节功能相关的结构较为发达.因此,谊虾是甲壳动物中调节能力较强的“渗透压调节者”.  相似文献   
5.
对药物化学进行了融入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首先,以药物化学的知识和能力为载体提炼了4个素质目标,并将4个素质目标根植于课程标准中;然后筛选了表达4个素质目标的最佳教学资源载体,并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进行表达;最后还通过在教学评价中增加素质目标考核的内容来促进素质目标的达成。通过以上途径可以很好地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达到最好的居住效果,古人运用长期积累的经验对房屋内部进行装修和改造。对内蒙东部通辽地区哈民忙哈遗址中F33和F50房址地面上的白色铺垫材料进行了分析,发现该遗址地面坚硬以及地面发白的原因是使用了白灰作为地面装饰层;并利用红外光谱峰在吸收强度上的变化,判断碳酸钙中原子无序度的信息,从而判断其制作工艺。结果表明,遗址白色铺垫材料中的方解石ν24的比值约在5左右,远远高于天然石灰石,反映了天然石灰石与人工制备石灰砂浆中方解石晶体结构无序性的差异,证明该遗址的白灰层是人工烧制而成的,说明我国古代先民在很久之前就开始使用人工烧制的石灰作为装饰建筑的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