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化学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柠檬酸、乙二胺和乙酸锌为前体,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一种稳定的、高荧光量子产率的水溶性锌掺杂碳量子点(Zn-C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对Zn-CQDs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Cu~(2+)对Zn-CQDs的荧光产生猝灭,体系的荧光信号处于"关闭"状态,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存在,使Zn-CQDs-Cu~(2+)体系的荧光得以恢复,体系的荧光信号处于"打开"状态。由此构建了"关-开"型荧光探针用于谷胱甘肽(GSH)的选择性、高灵敏检测。探究了反应p H值和反应时间对荧光恢复体系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果蔬中常见的有机小分子和离子对Zn-CQDs-Cu~(2+)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GSH浓度在0. 05~80μmol/L内与Zn-CQDs荧光恢复率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63 nmol/L。将该探针用于果蔬中GSH的检测,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 6%~101%,相对标准偏差为1. 8%~3. 1%,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