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化学   2篇
力学   4篇
物理学   6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2个通用的三效循环系统以及这12个通用循环系统组成的76种可能的密闭循环系统进行了评测。根据通用三效循环系统的压力和溶解度要求,对通用三效循环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充分考虑各部件设计中的问题和COPs数值,以及处于高腐蚀环境中部件的数目。通过分析,确定了四个性价比较优的系统:Alkitrate Topping循环系统,Pressure Staged Envelope循环系统,High Overlap循环系统和Dual Loop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2.
通过数学方法较为精确地建立了吸收式制冷机需满足负荷要求的数学模型,确立了蒸发器冷冻水出口温度与室外温度之间的关系式。进而建立了吸收式出水温度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模型,并采用并联程序法对水温控制系统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充气压力对热声压缩机的起振温度等性能的影响 ,着重研究了工作压力对热声驱动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对自行研制的驻波型热声驱动脉管制冷机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在最近的实验中取得了 1 2 0 K的无负荷最低制冷温度 ,达到液化天然气温区。  相似文献   
4.
制冷系统的蒸发器过热度的控制对于制冷系统稳定、高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文中通过实验辨识了基于过热度和蒸发温度的制冷系统多输入多输出模型,并采用广义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针对制冷系统的变负荷运行工况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的适应了制冷系统变过热度、变蒸发温度的控制要求,相比常规的单输入单输出PID控制,跟踪性能良好、动态控制精度高,可以适应制冷系统负荷大范围变动的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5.
朱军韬  张华 《低温与超导》2012,40(1):53-56,61
由于压缩机压比的局限,制约着单一制冷剂的压缩回热循环发展,本系统采用单一压缩机和混合工质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取得了较好的制冷效果.文中对单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进行了理论模拟,并设计和搭建了实验台进行分析.通过理论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混合工质组合R600a/R23,并初步得到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制冷系统循环特性、变工况特性和参数间耦合特性的分析,遵循热力学基本定律和能量、动量、质量守恒定律,采用稳态和动态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压缩式制冷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换热器建模难点采用分相区和移动边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其集总参数动态模型,并且冷凝器与高压储液器相结合,构成冷凝器加储液器的整体部件,文中建立的制冷系统的整体模型,反映了制冷系统工况变化时制冷剂质量的重新分配及其对状态变量的影响,提高了系统建模的精度,最后通过实验对所建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针对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工作过程的分析,建立了蒸汽压缩系统的瞬态和稳态数学模型,对整个蒸汽制冷系统的内部结构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其组成结构中的相关单元模块进行了建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制冷系统详细的瞬态和稳态的数学模型描述形式,通过对模型的仿真与测试给出了制冷系统工作过程中主要参数的变化情况,尤其是仿真结果与实际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对比,验证后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工作模型,其COP性能与实测的结果误差不超过5%.  相似文献   
8.
制冷系统故障信息样本中的部分特征缺失时,已有的故障诊断模型无法使用这些样本。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故障诊断策略。该诊断策略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在部分问题描述与历史数据库的相互作用及领域知识的基础上,产生了用于特征转换的相似转换矩阵;(2)将不完整描述样本中的未知特征转变为与其相关的已知特征,形成检索目标;(3)通过计算和比较检索目标与数据库中样本间的相似度,得到最佳案例,将该案例中的相应值赋予未知特征;(4)运用已有的故障诊断模型及再生的完整描述样本,对制冷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利用实验数据对该诊断策略进行验证,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理想玻色气体的状态方程 ,分析以理想玻色气体为工质的量子斯特林制冷机具有非理想回热特性 ,导出循环的制冷系数和制冷量的表达式 ,并对结论进行一些有意义的讨论 ,所得结果将对低温气体制冷机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70K温区混合工质分凝分离循环节流制冷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正在许多方面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工质分凝分离循环 ,建立了实验系统 ,并在 70 K温区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节流制冷机可以达到 6 5 .3K的低温 ,并在 72 K温度提供 1W的制冷量 ,输入功率为 5 0 0 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