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65篇 |
免费 | 1890篇 |
国内免费 | 120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083篇 |
晶体学 | 28篇 |
力学 | 946篇 |
综合类 | 256篇 |
数学 | 4588篇 |
物理学 | 665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7篇 |
2024年 | 279篇 |
2023年 | 393篇 |
2022年 | 420篇 |
2021年 | 395篇 |
2020年 | 441篇 |
2019年 | 217篇 |
2018年 | 186篇 |
2017年 | 248篇 |
2016年 | 271篇 |
2015年 | 391篇 |
2014年 | 776篇 |
2013年 | 583篇 |
2012年 | 1101篇 |
2011年 | 1024篇 |
2010年 | 795篇 |
2009年 | 690篇 |
2008年 | 785篇 |
2007年 | 609篇 |
2006年 | 657篇 |
2005年 | 617篇 |
2004年 | 586篇 |
2003年 | 479篇 |
2002年 | 442篇 |
2001年 | 412篇 |
2000年 | 353篇 |
1999年 | 267篇 |
1998年 | 257篇 |
1997年 | 228篇 |
1996年 | 190篇 |
1995年 | 171篇 |
1994年 | 202篇 |
1993年 | 148篇 |
1992年 | 187篇 |
1991年 | 139篇 |
1990年 | 135篇 |
1989年 | 109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7篇 |
1979年 | 3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猜想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依据已有材料、条件和知识,进行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推理等,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猜想也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往往起源于立意深邃的猜想,正是无数数学家们的猜想,数学科学才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数学。由于猜想可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情推理能力,更能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因此近几年猜想题倍受高考命题老师的亲睐,成为高考数学题的一个新亮点.本文试对这类题型及解法作一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课题 圆柱面上的椭圆在圆柱侧面展开图中形状的研究 .本课宗旨 通过探讨圆柱面上的椭圆在圆柱侧面展开图中的形状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立几、三角、解几等知识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在知识交汇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1 提出问题图 1 圆柱1 .1 问题 1 平面与圆柱面的交线是什么圆形 ?学生 :圆或椭圆或线段 .老师 :对椭圆这一情形 ,大家直觉感知的结果完全正确 .你能给出逻辑证明吗 ?对此问题 ,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心欲求而不得 ,口欲言而不能” ,认知渴望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究的冲动 .老…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了拉瓦锡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阐明了化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对化学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较全面的分析了拉瓦锡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并在对拉瓦锡的评价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你们做数学题时是否经常有这样的经历:看完一道题,马上就想到这道题的解法是老师哪天讲的或是哪天在哪看到的,于是便在欣喜之中工工整整地写完了这道题,等结果一出来,一个鲜红的错号使你陷入了深深的疑虑,满脸不解的你拿着题找到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你细读了2遍题才发现这与你认为的那道题有差别,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满足于把知识点讲清楚 ,而现代数学教学注重的是采取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恰当构建课本知识的再发现过程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本文以函数奇偶性的教学设计为例 ,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1 构建知识探究过程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1 .1 构建知识探究过程的理论依据 :(1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进行再创造 ,他们在再创造活动中不断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创造新经验 ,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 ,不断形成数学的新认知结构 .这种形成的认知结构与掐头去尾烧中段… 相似文献
6.
李映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5,31(6):359-360
钢铁热浸镀锌量的测定在GB及世界各国标准里均采用三氯化锑法。因其产生SbH_3有毒气体而被甲醛或乌洛托品代替锑剂。ZBH11001-88采用甲醛,GB/T13825-92及ISO1460-1992(E)均采用乌洛托品。本文对乌洛托品方法进行试验并与三氯化锑法、ZBH11001-88法加以研究比较。 1 试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 乌洛托品(六次甲基四胺,分析纯,含甲醛97%以上) 乌洛托品盐酸退镀溶液,称取乌洛托品3.5g溶于盐酸(1+1)1L中。 1.2 测定步骤 将热浸镀锌钢铁试样制备成可测面积的样品,以无水乙醇及乙醚清除表面油污,烘干冷至室温于万分之一天平上称准至毫克。置于盛有乌洛托品退镀溶液的器皿中,保持样品每平方厘米表面上有10ml以上的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给“百千万骨干教师”讲授逻辑问题时 ,一位教师向我提出了一个令他困惑不解的问题 ,下面是解决此问题的全过程 .(为叙述方便 ,把“百千万骨干教师”视为学生 )问题 :原命题 若 x≥ 0 ,则 x2 ≥ 0 .逆否命题 若 x2 <0 ,则 x<0 .学生甲 :逆否命题这样写对吗 ?教师 :对呀 .学生甲 :原命题显然是真的 ,然而逆否命题怎样是假的呢 ?教师 :这个问题提的好 .(因为刚讲过逻辑研究的对象 ,这个问题正好与逻辑研究的对象有关 )请同学们讨论逆否命题到底是真还是假 ?学生乙 :在实数范围内 ,x<0不可能 ,所以逆否命题不存在 .学生丙 :不对 .x2 <0… 相似文献
9.
导语是授课前的启发、诱导.目的是将学生的思维从课间引导到课堂上;启发思维、指导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郁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使其思有方向,求有目标,获有所新,用有所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优良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而富有魅力的导语,是创建良好课堂环境,使教师、学生均进入最佳角色的前奏,是教师在备课当中精心设计,艺术构思的结晶,也是教师 相似文献
10.
所谓特殊化方法 ,就是从问题的特性入手 ,考察合乎条件的特殊情形 (如特殊值、特例、特殊位置及特殊图形 ) ,从中探索、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的思维方法 .以往 ,我们对特殊化方法的教学 ,较多的是把它当作一种对付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有效手段或特殊技巧看待 ,而对于其深层次的教学功能 ,挖掘得不多 .然而 ,在 2 0 0 0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中 ,无论是选择题、填空题的处理 ,还是综合性大题的解答 ,特殊化方法都发挥着令人耳目一新的作用 .所以 ,鉴于当前高考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更加明确、更加成熟 ,笔者认为很有必要挖掘这一方法的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