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58篇
数学   157篇
物理学   100篇
  2025年   1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下期要目     
《化学教育》2012,(1):51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教学策略与高效课堂的涵义进行了阐述,抓住高中物理教学优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并尝试下提出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具体教学手段,从而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论文分析了相异构想对物理学习的负面影响,从心理、教师等方面研究了相异构想的成因,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相异构想的特点,并且提出了转变相异构想的教学策略,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以初中8年级2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浙江省现行科学教材中选取3个主题,在实验班中将这3个主题结合科学史料进行科学史融入教学,以考察科学史融入教学方式对初中学生理解科学探究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科学史融入教学比传统式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科学史融入教学对学生理解科学探究方法有极其显著的影响;科学史融入教学在短时间内难以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达到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课堂有效教学的“线索”和“结构”的内涵、功能及其关系,探讨了提炼“线索”、设计“结构”的操作方法,提出了将理想的“静态结构”转变成现实的“动态结构”的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综述关于“物质的分类”的已有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的分类”对促进高中生无机物性质学习的功能价值,并在学生情况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设计性研究、对比性教学实验进行了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通过学生认识发展的前后测,以及学生访谈等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实现“物质的分类”促进高中生无机物性质学习的功能价值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从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策略的运用和评价的实施4个方面探索和总结微课程教学的设计。从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视角讨论了微课程教学的应用途径,以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将学习与生活高度整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促使学生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8.
孙福元 《中学数学》2012,(19):66-67
富兰克林说:"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所以,要使学生真正地获得知识、发展智能、提高素质,就要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在目前的课堂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以"满堂灌"为主,找不到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学生在课堂中消极等待思想严重,自主参与意识淡薄,如此教学效率低下的课堂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即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使学生尽可能好地吸收知识,从而进行“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是对于数学教学的主体——学生而言的,体现在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中.笔者结合“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课,对数学有效教学的相关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基于《普通高中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立足教学实际,结合教学指导实践,就如何深入浅出、实现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教学方式,提出教学策略,以期为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课堂落实提供有效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