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0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03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徐唯义 《应用声学》1988,7(1):43-45
本规范是为防止工业企业噪声的危害,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正常工作,保护环境,促进工业生产、建设的发展而制定的,适用于工业企业中新建、改建、扩  相似文献   
2.
康钟绪  刘强  宋瑞祥  吴瑞 《应用声学》2017,36(2):111-115
为了提高附着薄纤维层穿孔板的声学预测精度,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方法研究薄纤维层对穿孔板的声学影响。采用声学阻抗管系统测试穿孔饰面板及背腔的吸声系数。测试结果显示,薄纤维层对吸声层的吸声性能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以穿孔板声阻抗模型为基础构建附着薄纤维层的穿孔饰面板等效声阻抗模型,以附加修正参数等效薄纤维层的声学影响。依据吸声系数测试结果计算薄纤维层的等效声学修正参数,结果显示薄纤维层造成的附加阻性修正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吕玉恒 《应用声学》2000,19(5):28-28
2000年6月25日由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委员会主持,对上海良宇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吸声材料一锅纤维吸声板,通过了专家评定.出席会议的有章奎生、战嘉份、陈瑞五、钟祥璋、吕玉恒、刘皇驾、施国强、刘明明、蔡国本、唐明黎、朱立鹏等教授、高工采用特殊工艺将直径小于0.1mm的错纤维制成厚约1.0-1.6mm毡状软板,两面再覆压铝板网,从而加工成的铝纤维板是一种新型环保型吸声材料,它具有厚度薄、重量轻、防火、防水、防腐、吸声性能稳定、耐侯性能好、便于弯曲加工和清洗等特点,有良好的装饰效果经同济大学声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低频噪声的有源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在噪声有源控制方面的研究情况.随着控制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微电子学逐步应用于有源控制系统,有源消声的推广价值不断增加.文中介绍了有源控制技术在抵消重复噪声(如柴油机排气噪声)、随机噪声(管道或风洞噪声)及空间噪声(变压器噪声)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田静 《声学学报》2015,40(2):129-133
微穿孔板吸声体是马大猷教授提出的一项特殊的设计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被广泛地应用在音质处理和噪声控制中。微穿孔板吸声体是一种无纤维的宽带吸声材料,它不仅能够应用在传统的建筑声学和噪声控制等领域中,更有意义的是它适用于高温、高速气流、高洁净、需要透明采光等一些极端条件下。当微穿孔板后面有一定的空腔时,它可以在低频的几个频程内具有很高的吸声系数。
在喷注噪声控制理论方面,马教授根据小孔喷注噪声与其压力和直径的关系,根据人的听觉生理和心理特性,提出了在气流或者蒸汽出口的颈部处设计合适的小孔结构,可以大大减少气流噪声对人的干扰作用可听声频段内的声辐射,降噪量一般来说可以达到20~60 dBA的降噪量。这就是小孔喷注理论。
本文回顾了马大猷教授在他学术生涯第二个春天里结出的这两颗硕果——微穿孔板和小孔喷注,关于微穿孔板在声场和声源噪声控制中的声学特性理论,主要回顾和讨论了微穿孔板结构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噪声控制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小孔喷注噪声的主要能量转移到超声波频段内的物理概念,这一概念对现代喷注噪声控制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低频噪声一直是噪声控制领域比较棘手的问题,近年来吸声超结构的蓬勃发展为低频噪声控制提供了新理念.本文提出了一种内插缝Helmholtz共振腔吸声超结构,建立了其吸声特性计算的理论解析方法,并与数值计算方法对比,验证了解析方法的有效性.随后,从吸声曲线、简化等效模型、归一化声阻抗、声压云图与质点速度分布等多角度对吸声特性及吸声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采用差分优化算法开展了多元胞并联耦合宽带优化设计,优化后典型超结构实现了90 mm厚度下在170—380 Hz低频段内平均吸声系数达到0.86的优异吸声效果.最后,制备了若干样件,开展吸声测试,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符合良好,验证了解析建模与优化设计方法的准确性.本文提出的内插缝Helmholtz共振腔吸声超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低频吸声性能好,且易于加工制造等特点,在低频噪声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小型录音室的建筑声学设计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从小型语言录音室建筑结构出发,分析材料与声学规律的关系,从而建议设计实施经济合理、符合声学条件的小型录音室。  相似文献   
8.
蒋从双  王芳  户文成  王宽  李贤徽 《声学学报》2024,104(5):1099-1107

宽频微穿孔板结构因面板较薄、孔径较小且穿孔率较高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因此提出将微穿孔板分离为支撑部件和吸声部件, 形成大孔基板复合微缝薄膜的微裂缝吸声板。理论计算了该结构的声阻抗率, 仿真分析了孔缝内外声场以及各部段的声阻抗率, 并基于仿真数据提出了考虑热黏性效应的狭长缝声阻抗末端修正模型。实验验证了微裂缝板的吸声性能, 理论、仿真和实验结果一致性良好。研究表明, 大孔基板的厚度占比较大, 声学贡献较小, 为整体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支撑、通透和保护作用; 微缝薄膜的厚度占比较小, 为整体结构提供了优异的吸声功能。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纤维类吸声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污染问题不但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噪音,开发出降噪性能优异的吸声材料是一个十分重要且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纤维类吸声材料的发展出发,重点论述了该类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聚合物纤维类吸声材料的研究现状,同时结合吸声机理及影响吸声性能因素,阐述了聚合物纤维类吸声材料的结构与其声学性能的相互关系,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斌  李林凌  卢伟健 《应用声学》2010,29(2):134-140
计算微穿孔板吸声系数时,假设孔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计算具有不同直径微孔的穿孔板吸声系数并提高其计算精度,孔间的相互作用不能再忽略。在马大猷、Melling(梅尔林)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声波辐射和传播原理,分析微孔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修正微孔的实际等效长度,得到计及孔间相互作用微孔板吸声系数模型,并进行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微穿孔板吸声系数除结构参数外,还应考虑孔间的相互作用;计及微孔板各孔间相互作用,能提高共振频率、吸声系数理论值的计算精度,计算值逼近实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