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4篇 |
免费 | 219篇 |
国内免费 | 23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49篇 |
晶体学 | 28篇 |
力学 | 103篇 |
综合类 | 42篇 |
数学 | 273篇 |
物理学 | 50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54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63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2.
于晓光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5,(6)
O432.3 2005064013 数字彩色扩印系统的色空间变换和色域研究=Study of color space conversion and gamut calculation of digital col or paper printer[刊,中]/徐艳芳(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 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 津(300072)),刘文耀∥照明工程学报.-2004,15(3).-5-9 提出了一种用于数字彩色扩印系统的色空间变换和 色域边界面确定方法。基于成色染料的单色色度特性与 相似文献
3.
于晓光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7,(1)
R318.512007010992热凝固致人肝组织光衰减和光穿透深度的变化=Comparison of light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ptical penetration depths between native and coagulated human liver tissues[刊,中]/魏华江(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1)),郭周 相似文献
4.
低能离子对酪氨酸溶液损伤作用的光谱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气体我放电产生低能离子,其在放电间隙的电场加速下撞击水溶液样品。了低能离子作用后酪氨酸溶液的紫外及红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气体放电产生的离子对Tyr造成了多种损伤。不仅使化学键断裂,分子解体,而且外来的活性离子会与溶液中的元素形成新的化学基团,妆在受损伤分子碎片上组成新的损伤物质,充分体现了低能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离子沉积”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刊1961年第11期“问题讨论”栏刊登了蔡寿辉同志写的“非挥发性溶质稀薄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冰点下降的热力学”一文,他把克拉珀龙方程式、拉乌耳定律及沸点升高公式统一于多相平衡的一般原理来推导,同时获得了这三条定律的偏微分表达式,我们认为这样处理明确了所得到的三个定律之间的横的关系,这有助于认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掌握各定律适用的条件。此外,他对克拉珀龙方程式用之于稀溶液的近似性的讨论也是有益的。但是对于这三个定律之间纵的关系,该文没有进 相似文献
6.
磷酸钛—磷钨酸铵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磷酸-磷钨酸铵的合成,离子交换性能及化学结构等方面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该交换剂对Cs^2+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交换容量,在0.1mol/L HNO3介质中,该交换剂对Cs^=的交换容量可达0.95mmol/g,在1AW模拟废液中,对CS^+离子仍保持较高的变换容量。 相似文献
7.
以铁氰化钾–盐酸羟胺体系代替铁氰化钾–草酸体系,建立原子荧光法测定萤石中铅含量的方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负高压280 V,灯电流65 m A,原子化高度8 mm,还原剂3%硼氢化钾溶液(含0.5%Na OH),载流4%盐酸的工作条件下,铁氰化钾–盐酸羟胺体系有明显的增感作用。样品中Ca~(2+)含量在4 g/L之内不影响铅的测定,溶解阶段通过高氯酸冒烟赶尽HF排除氟离子的干扰,并加入硫氰酸钠–邻菲罗啉消除铁和铜等离子的干扰。测定铅的线性范围为0~80 ng/L,相关系数r=0.999 6,方法检出限为0.187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5%~1.40%(n=12),加标回收率为97.8%~104.5%。该方法测定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结果相符。原子荧光光谱法快速准确,基体干扰少,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相同配体2,1,3-苯并噻二唑-4,7-二羧酸(H2BTDC),通过不同的溶剂热反应,合成了两个新的3D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1[Cd_4(BTDC)_4·5H_2O]和2[Cd_2(BTDC)_2(DMF)·1.5H_2O]。在配合物1的结构中存在两个相邻发色团(BTD单元)为反式平行的排列方式,距离为3.987,小于反式二聚物的理论计算值(4 ?)。在相关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观察到,配合物1在470nm处吸收带的能量低于单个BTD单元典型吸收带的能量。这些证据揭示了在配合物1的结构中存在反式苯并噻二唑二聚体。通过研究光照前后配合物1和2的稳态光谱及电子顺磁共振(EPR)光谱发现,这两个配合物中存在光诱导电子转移引起的光致变色效应,并产生了相应的阴离子自由基。相关的FT-IR光谱表明,由于这一自由基的产生,配合物1和2进一步发生了配体单元的脱羧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2331cm~(-1)、2361cm~(-1))。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