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篇 |
免费 | 77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2篇 |
晶体学 | 2篇 |
力学 | 6篇 |
综合类 | 6篇 |
数学 | 10篇 |
物理学 | 16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6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阴极注入器型能量回收射频加速器(PERL)是新一代加速器,在高平均功率自由电子激光和下一代高亮度光源等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分析了PERL的强流与高平均功率特性,对注入器输出束流品质的要求及光阴极注入器、超导加速腔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分析了一种特殊结构的高压DC Gun光阴极注入器,能有效地提高DC加速腔中的加速场强,当高压为1MV和加速场达到10MV/m时,产生的电子束流能够基本满足PERL应用要求。同一超导加速段中的束流加速和能量回收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能获得高效率电子束流能量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添加30%鱼粉为对照组饲料和6组试验饲料(分别替代对照组中16.67%、33.33%和50.00%的鱼粉,同一鱼粉替代水平的2组分别添加晶体蛋氨酸和羟基蛋氨酸钙,使其蛋氨酸含量与对照组一致)喂养罗氏沼虾(初始体重为(0.29±0.04) g )10周,研究不同鱼粉替代水平下,分别添加晶体蛋氨酸和羟基蛋氨酸钙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蛋白源替代对照组16.67%鱼粉并补充羟基蛋氨酸钙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鱼粉替代水平下,羟基蛋氨酸钙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晶体蛋氨酸组(P<0.05).血清生化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血清总蛋白含量各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中同一替代水平下,饲料中添加羟基蛋氨酸钙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低于添加晶体蛋氨酸组.由此可见,与晶体蛋氨酸相比,羟基蛋氨酸钙能更有效提高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川西平原还田秸秆腐解释放DOM的光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掌握川西平原保护性耕作模式下还田秸秆腐解过程的光谱学特性,追溯还田秸秆对川西地区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过程,采集了该地区主要种植作物油菜、水稻的秸秆样本,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三种光谱学表征手段,阐明秸秆各腐解阶段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光谱学特征,对比不同农作物秸秆快速淋溶阶段DOM(0~0.5 d)与腐解过程(0.5~90 d)的光谱学特征差异性,解析其变化机理。结果表明: 还田秸秆腐解过程中DOM的光谱学特性差异明显,伴随着芳香性物质的溶出、降解以及新生腐殖类物质的形成;由秸秆快速淋溶阶段释放DOM的E2/E3值最大而SUVA254值最小可知该阶段溶出的物质芳香性和分子量相对较小;其芳香性组分的溶出主要集中在腐解前期(≤10 d),表现于该阶段E2/E3值逐渐减小且SUVA254值逐渐增大,DOM中多糖峰、芳香C和酰胺峰变弱;难分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大分子蛋白质主要在腐解后期被降解;DOM中酚类、羰基类和羧酸类物质数量增加,使得DOM与有机污染物、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增强,进而调节农田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本研究为川西平原秸秆还田的环境意义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新证据,为该地区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Magnetic bunch compressor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n the path to next generation accelerator driven facilities.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the first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he bunch compressor developed at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CAEP). The length of the bunch after compressor is found to be about 0.7 ps (rms) and the peak current exceeds 500 A when operated in the optimized conditio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bunch length on the phase of the acceleration field and magnetic field of the bunch compressor was also measur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5.
空间电荷效应是引起发射度增长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高压直流连续波光阴极注入器中。分析了高压直流连续波光阴极注入器中线性空间电荷力的特点及其对电子束横向发射度的影响,并从理论上解析地研究了螺线管发射度补偿的原理及特点。最后利用Parmela程序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压直流连续波光阴极注入器的发射度补偿作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束团电荷量为80 pC的电子束在350 keV高压直流电子枪出口处的横向归一化发射度为5.14 mmmrad,经过螺线管补偿后,其最小横向发射度变为1.27 mmmrad。电子束的发射度得到了很好的补偿。 相似文献
6.
复习不仅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起巩固的作用,同时它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技能技巧的培养,认识能力的发展和世界观的形成……都起着重大的作用。复习课不像一般讲授新课的课,在教科书上有固定的内容,而且复习课所用的时间,比同样讲一章或几章新课所用的时间要少得多。所以复习课内容的选择,就成为上好复习课的重要关键之一。下面想谈谈自己几年来如何选择复习课内容的一些体会,不对的地方,希加指正:(一)复习的内容应以系统的科学知识为基础,按照知识的系统性来进行复习。过去我曾经这样做过:在讲“硫”这章时,了解到部分学生对写硫酸和铜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感到困难,又了解到部分学生对“接触法制硫酸”时的反应条件有些忽视……。于是,我在复习这一章时,就把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一个个地提出来讲解。因而复习课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8.
9.
中波红外宽带通滤光膜通常膜系层数多,膜层总厚度非常大(厚度达到10 μm左右),膜层的镀制工艺难度较大。通过分析红外带通滤光片几种设计方法的特点,并结合实际镀制工艺技术,采用了长波通与短波通及非规整薄膜设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以锗材料为基底的中波3 μm~5 μm宽带通滤光膜。该设计大幅度降低了膜层的总厚度(约为8.65 μm),缩短了膜层的镀制周期,提高了膜层的牢固度;在膜层的镀制工艺过程中,通过改变薄膜材料的蒸发速率、修正蒸发硫化锌材料时电子枪的扫描方式、调整蒸发材料在坩埚中的装载方法,使膜层获得了优异的光谱性能,其通带平均透过率大于96%,截止区域的平均透过率小于1%。 相似文献
10.
The laser wire (LW) method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n effective non-interceptive technique for measuring transverse profile and emittance of electron beams in colliders, storage rings and dumping ring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improved design of high repetition LW system for high average power free electron lasers (HAP FELs) and energy recovery linacs (ERLs). This improved LW utilizes the excess power of the photocathode drive laser, thus making itself much cheaper and simpler. The system main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with numerical calculations and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indicating that resolutions would be better than 100 μm and scanning time less than 1 minute. Status of the experiment preparation is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