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篇 |
免费 | 65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篇 |
力学 | 1篇 |
物理学 | 162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化学氧碘激光器光腔中碘分子浓度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Beer定律,采用双光路法,利用Ar ̄+激光器的488nm线作为探测激光,对化学氧碘激光器光腔中的碘分子浓度进行了瞬时测量,详细地研究了化学氧碘激光器重要部件之一,激活介质的给体-腆池的工作性能对其他工作参数的依赖关系,并估计了kw级化学氧碘激光器的最佳氧碘配比约为90:1. 相似文献
4.
对利用微波放电直接解离 Cl2 生成 Cl,Cl与 HN3 反应生成 NCl(a1Δ)和 NCl(b1Σ)的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较强的 NCl(a1Δ)和 NCl(b1Σ)自发辐射光谱 ,考察了 Cl2 流量和 He/ Cl2 配比对NCl(a1Δ)和 NCl(b1Σ)生成的影响。发现对于一定的 He流量 ,Cl2 流量对 NCl(a1Δ)和 NCl(b1Σ)生成的影响存在一最佳范围 ,而最佳 He/ Cl2 配比不是一定值 ,而是随 He流量升高而变大 ,在实验所考察的 He流量范围 (5~ 4 0 L/ min)内 ,最佳 He/ Cl2 配比在 3 0∶ 1~ 1 0 0∶ 1之间 相似文献
5.
Cl+HN3产生NCl(a1△)和NCl(b1∑)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利用微波放电直接解离Cl2生成Cl,Cl与HN3反应生成NCl(a1△)和NCl(b1∑)的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较强的NCl(a1△)和NCl(b1∑)自发辐射光谱,考察了Cl2流量和He/Cl2配比对NCl(a1△)和NCl(b1∑)生成的影响.发现对于一定的He流量,Cl 2流量对NCl(a1△)和NCl(b1∑)生成的影响存在一最佳范围,而最佳He/Cl 2配比不是一定值,而是随He流量升高而变大,在实验所考察的He流量范围(5~40 L/mm)内,最佳He/Cl 2配比在30:1~100:1之间. 相似文献
6.
7.
8.
电激励O2(1△g)发生器的理论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基于分子反应动力学的氧等离子体化学反应模型,该模型包括了电子与氧分子,以及氧原子与氧分子的碰撞反应过程。利用反应动力学理论计算并讨论了电激励O2(1△)发生器的放电参数,发现电子能量应小于2.5eV。电子浓度对O2(1△)产率的影响不大,当放电压力与气体线流速一定时,存在最佳的电子平均能量。 相似文献
9.
对Cl/HN3/I2产生NCl(a)/I激光的过程进行了化学动力学计算,主要考察了Cl,HN3和I2的初始粒子数密度及其配比对小信号增益系数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温度为400K, 初始Cl粒子数密度为1×1015,1×1016和1×1017cm-3时,小信号增益系数分别达到1.6×10-4,1.1×10-3和1.1×10-2cm-1,获得最佳小信号增益系数的HN3和I2的初始粒子数密度分别为初始Cl粒子数密度的1~2倍和2%~4%。同时,对Cl,HN3和I2配比对小信号增益系数和增益持续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对氧碘化学激光器的单重态氧发生器(SOG)进行了改进,采用横向射流方式,并对该横向射流式单重态氧发生器的性能进行了检测。实验中过氧化氢碱溶液温度控制在-16℃左右,氯气流量为530mmol/s,He与氯气的流量比为3;采用PS法测量单重态氧分子的产率,吸收法测量氯气的利用率和相对水含量。得出如下结论:在不使用冷阱和分离器的情况下,最高单重态氧分子产率达到58%, 氯气利用率在80%以上,相对水含量小于等于0.5;气体达到最大流量时,发生器仍然能稳定地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