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化学   3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两路数据聚类分析到三路数据聚类分析实质上是由平面分析到立体分析的过程。三路数据聚类方法研究的核心之一是如何把传统的两路截面数据聚类技术向三路数据聚类扩展的问题。本文基于Tucker模型的思路,提出一种先对三路数据执行矩阵分解,而后进行聚类分析的三路数据聚类方法。这种方法不但能够通过核心矩阵反映三路数据三个模式信息联系的强度大小,而且还可以在一个分解框架下对三路数据的三个模式同时进行聚类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聚类方法不但灵活、易于理解,同时也有着良好的判别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李新春  闫振宇  林森  贾迪 《光子学报》2020,49(4):250-260
为解决噪声干扰、数据丢失情况下迭代最近点算法的鲁棒性差、配准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邻域特征点提取和匹配的点云配准方法.首先定义一个由点的k邻域曲率、点与邻近点的法向量内积均值以及邻近点与邻域拟合平面的欧氏距离方差等三部分组成的邻域特征参数,结合在移动最小二乘表面构造的曲率特征参数对点云进行两次特征点提取;其次依据直方图特征定义三个匹配条件,并用双重约束获得正确的匹配点对;最后在配准阶段,采用双向构建k维树的迭代最近点算法实现精确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配准精度较迭代最近点算法提高了90%以上,并且能够在噪声环境下有效地完成缺失点云的配准,在鲁棒性和精确配准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靶标介导的DNA自组装及催化信号放大免标记电化学传感器定量检测microRNA-21的分析方法。根据靶标序列,设计一条末端标记巯基且具有茎环结构的捕获探针以及两条与捕获探针和靶标部分互补的DNA单链,通过金-硫键作用将捕获探针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当靶标(microRNA-21)存在时,自组装形成一种H结构的DNA复合结构;利用核酸链中磷酸骨架静电吸附电解液中的钌氨离子([Ru(NH363+,RuHex)以及DNA电子传递作用产生电化学信号;当无靶标时,不能形成DNA复合结构,电化学信号较弱。进一步利用铁氰根离子([Fe(CN)63-)能够氧化电化学还原产物([Ru(NH362+),产生电化学-化学偶联,从而实现催化电流信号放大。采用电化学阻抗谱确证DNA复合结构的形成,采用计时电量法考察捕获探针密度对电化学信号的影响,并优化探针浓度、比例以及自组装时间,采用差示脉冲伏安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0.1fmol/L~0.1nmol/L范围内,峰电流与microRNA-21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8amol/L。方法能有效区分其他microRNA以及单碱基错配核酸序列,成功用于多种细胞中microRNA-21的定量检测。该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等优点,无需繁琐的电化学探针标记以及费时费力的PCR扩增、滚环扩增、链置换反应等分析策略,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群体不安全行为极易导致严重的生产事故,探究个体到群体的不安全行为传播机理对于预防煤矿事故发生尤为重要。为此,本文首先通过Word2Vec方法辨识350起煤矿事故报告中各类生产主体的不安全行为特征;进而结合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主体异质性下矿工不安全行为传播网络;最后通过网络中心性分析和事故路径分析明确了8项核心不安全行为及其关联集合、6种事故不安全行为传播关键链路。研究表明:现场监督人员是不安全行为传播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主体类型,监督人员安全检查不到位、未及时督促消除隐患是造成群体性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关键原因。机电事故是不安全行为传播最易触发的事故类型,安全管理工作检查督促不力→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现场安全确认走过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现场违章作业是机电事故中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关键链路。  相似文献   
6.
李新春 《经济数学》2006,23(3):289-292
煤炭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即耗竭性资源.现在的煤炭资源开采策略是一种掠夺式的开采,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使我国的煤炭将来很难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此,本文采用经济控制论模型试图探讨煤炭资源的最佳开采时期.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一种芯片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法,用于快速测定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两种药物的含量。实验考察了运行缓冲液pH值和分离电压对组分分离的影响,以及检测器激励频率对组分信号响应和灵敏度的影响。确定以20mmol/L硼酸缓冲液(pH9.6)为分离介质,分离电压为1200V;最佳激励频率为70kHz。在上述条件下,两种成分(葡萄糖和Na+)可在60s内实现有效分离。Na+和葡萄糖的线性响应范围分别为20~1000μmol/L和50~5000μmol/L(r≥0.992);按信噪比(S/N)为3∶1计算检出限分别为8.2μmol/L和26.7μmol/L。两个组分的回收率分别为95%~99%和97%~104%,相对标准偏差(RSDs)均小于4.0%。该文首次报道了葡萄糖和氯化钠两种常见药物成分的同时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稳定性好,用于注射剂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介质阻挡放电中,首次发现了团簇六边形斑图。运用发射光谱法,研究了此斑图中单个团簇的三种等离子体参数:分子振动温度、分子转动温度以及电子的平均能量随空气含量的变化。实验通过测量氮分子光谱并采用氮分子第二正带系(C3ΠuB 3Πg)计算了振动温度;同时采集氮分子离子(N+2)的第一负带系(B 2Σ+uX 2Σ+g)计算转动温度。利用氮分子离子391.4 nm和激发态的氮分子337.1 nm两条发射谱线的相对强度之比,作为研究电子平均能量的变化的依据。结果显示,当混合气体中空气含量从16%逐渐增大到24%时,三种等离子体参数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
关于广义Brownian Sheet样本函数的连续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讨论比[2]更广泛的一类广义B.S,证明了广义Brownian Sheet在给定条件下,存在连续修正。  相似文献   
10.
李新春 《应用数学》2018,31(3):600-610
本文为一类带有移动界面的守恒律方程提出了耦合高分辨率格式的数值算法.这种算法是在一致大小的笛卡尔网格上导出而满足标准的双曲型稳定条件.文末列举数值算例研究这种算法的收敛性和数值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