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化学   20篇
力学   478篇
综合类   45篇
数学   102篇
物理学   3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应变反射波法结合钻芯法检测钻孔灌注桩桩身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应变反射波法具有快速、简便和费用低廉等优点,但同时又存在检测结论不全面、不定量,可靠性低等缺点;而钻芯法具有科学、直观、精确等优点,但它却存在速度慢、实施难、费用高等缺点:如果将两种检测方法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既节约检测成本,又能可靠全面地反应钻孔灌注桩桩身质量.  相似文献   
2.
结合2015-2016年新情况,概述近期高分子学科新动态,给出年度基金申请指南,指出基金申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陡倾滑面滑坡推力竖向分力显著,基于滑坡推力水平假定与普通抗滑桩相互作用不充分这一问题,建立锯齿形抗滑桩结构。依据梯形分布滑坡推力的假设,推导了受荷段内力计算公式,采用Winkler弹性地基理论推导了锚固段内力计算公式,并开展锯齿形抗滑桩的力学性能研究。分析表明,(1)随着滑面倾角的增加,锯齿形抗滑桩的受荷段、锚固段的弯矩、剪力以及侧应力均减小,内力减小幅度随之增大;(2)滑面倾角在20°~40°时,随着滑面倾角的增加,锚固段的理论最小长度在逐渐增加,40°时锚固段的长度为4.2 m达到最大值,且该长度仅占整个桩长35%,远小于按现行规范取得的锚固段长度最大值(1/2总桩长),桩侧摩阻力就可以完全满足竖向力学平衡;(3)将锯齿形抗滑桩与普通抗滑桩内力对比,受荷段和锚固段的弯矩减小34%、剪力减小36%及桩侧应力减小幅度大于30%,力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薄板小波有限元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样条小波尺度函数构造了常用的三角形和矩形薄板单元的位移函数,得到了利用小波函数表示的形函数。采用合理的局部坐标,对单元进行压缩,使单元在局部坐标区间上有其值,成功地推导出了分域的三角形和矩形薄板小波有限元列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弹性地基薄板的小波有限元求解方法。通过两个算例对薄板的挠度和弯矩进行了计算,数值结果表明,求解结果具有收敛快、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大变形的理论,采用弧坐标首先建立了具有初始位移的桩基的非线性数学模型,一组强非线性的微分-积分方程,其中,地基的抗力采用了Winkeler模型;其次,引入变数变换将微分-积分方程转化为一组非线性微分方程,并用微分求积方法离散了方程组,得到一组离散化的非线性代数方程;最后用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对离散化方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桩基变形前后的构形、弯矩和剪力.计算中选取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初始位移,并考察了它们对桩基大变形力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The dynamic stability behavior of simply supported beams on the Pasternak foundation, with emphasis on the effect of the transition foundation parameter, subjected to a concentrated end axial periodic load,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energy method, using a single term exact trigonometric admissible function to represent the lateral deflection, is employed to obtain the dynamic instability regions. These regions are presented in the graphical form, 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foundation parameters of the Pasternak foundation. The effect of the transition foundation parameter, which can be exactly evaluated for the simply supported beams on the Pasternak foundation, on the dynamic instability behavior of the simply supported beams, is investigated. The existence of the master dynamic instability curves is established in the present study by using the specific non‐dimensional parameters for the applied periodic load and its radian frequency.  相似文献   
7.
黄伟达 《力学学报》2007,15(1):98-102
被动桩问题是近年来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对于堆载下桩、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一直缺乏系统的三维分析。本文采用FLAC3D建立了有限差分模型,对单排桩三维工作性状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堆载条件、桩身刚度及土层分布对桩身位移和桩侧土压力的影响情况,并籍此对软土地基的桩、土共同作用机理加以阐述,得出一些有益结论。分析表明,软土地基中桩侧土压力的分布可简化为线性模式,本文对此进行了线性拟合。  相似文献   
8.
胡晓军  王建国 《力学学报》2007,15(2):244-248
传统的抗滑桩锚固段内力计算是将锚固段视为Winkler弹性地基梁,以幂级数解法为基础,采用地基系数“m”法或“K”法,通过查表得到桩身内力,计算过程较为繁琐,且受表中各系数的截断误差的影响,常使内力计算结果存在一些偏差。以地基系数“m(K)”法的有限差分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但需通过迭代计算,且分段数较多。本文基于地基系数“m(K)”法推导了抗滑桩锚固段内力计算的反力荷载法计算公式,提出了计算精度控制方法;较之于有限差分法,本文方法无需迭代计算,具有分段数少的特点;编写了全桩内力计算和图形处理程序;计算实例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可有效提高抗滑桩内力分析效率和计算精度,有利于抗滑桩结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buckling of a uniform column on a Wieghardt elastic foundation. The column model incorporates both purely flexible, Bernoulli‐Euler, and shear‐deformable, Timoshenko, beams. Some comparisons with results reported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re made, and numerical examples are evaluated to attempt shedding additional light on the problem.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