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78篇 |
免费 | 1007篇 |
国内免费 | 157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034篇 |
晶体学 | 186篇 |
力学 | 974篇 |
综合类 | 99篇 |
数学 | 239篇 |
物理学 | 13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7篇 |
2024年 | 126篇 |
2023年 | 159篇 |
2022年 | 168篇 |
2021年 | 194篇 |
2020年 | 196篇 |
2019年 | 153篇 |
2018年 | 108篇 |
2017年 | 126篇 |
2016年 | 160篇 |
2015年 | 176篇 |
2014年 | 273篇 |
2013年 | 216篇 |
2012年 | 218篇 |
2011年 | 222篇 |
2010年 | 229篇 |
2009年 | 222篇 |
2008年 | 270篇 |
2007年 | 214篇 |
2006年 | 213篇 |
2005年 | 229篇 |
2004年 | 203篇 |
2003年 | 190篇 |
2002年 | 182篇 |
2001年 | 198篇 |
2000年 | 166篇 |
1999年 | 113篇 |
1998年 | 136篇 |
1997年 | 102篇 |
1996年 | 99篇 |
1995年 | 112篇 |
1994年 | 96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74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微电极法研究不锈钢点腐蚀发生发展过程,首次获得不锈钢夹杂物缺陷在阳极活化电位的活性溶解信息和点腐蚀发展过程蚀点生长和消止两个相互竞争、不断发展的动态行为,深化对夹杂物缺陷诱导点腐蚀的发生及点腐蚀发展过程机理的认识。实验表明,应用微电极技术研究点腐蚀过程可具有若干明显特点:a.由于界面双层电容和背景电流的大幅度降低,有利于检测点腐蚀发生和发展过程快速、信号微弱;b.可考察夹杂物缺陷的电化学活性及其诱导点腐蚀成核的重要作用;c.可研究单孔点腐蚀发展的动态行为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过渡金属硼化物(TMBs)由于其具有非常强的B-B共价键和TM-B键一直被科研工作者认为是潜在的超硬材料。被理论预测为超硬材料的过渡金属硼化物大多具有过渡金属层和硼层交替分布的层状结构。目前,被预测为超硬材料的过渡金属硼化物都已经被实验合成,并且证明都不是超硬材料。然而却很少有理论解释在过渡金属硼化物中为什么不能形成超硬材料。本文以具有金属层和硼层交替分布的层状结构的二硼化铼、二硼化钨和二硼化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其层间化学键的强度和硬度关系发现层间的TM-B化学键是决定过渡金属硼化物硬度的关键。在3种过渡金属硼化物中层间的化学键都表现出非常强的离子性。层间的离子键是导致具有层状结构过渡金属硼化物不能成为超硬材料的主要原因。此研究对理解TMBs的硬度机理以及设计新型的超硬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Surface-Wave Plasmas Sustained along a Metal Rod
下载免费PDF全文

ZHU Long-Ji CHEN Zhao-Quan YIN Zhi-Xiang WANG Guo-Dong XIA Guang-Qing HU Ye-Lin ZHENG Xiao-Liang ZHOU Meng-Ran CHEN Ming LIU Ming-Hai 《中国物理快报》2014,(3):103-106
For interpreting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surface-wave plasmas sustained along a metal rod,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on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s and particle-in-cell/Monte Carlo collision (PIC/MCC) simulation of the ionization process are pres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hanced electric field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 can be excited in the ion sheath layer between the negative-voltage metal rod and the surface-wave plasmas,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maintaining the plasma discharge. Moreover,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s of plasma density and electric fields are simulated by the PIC/MCC model. It is further suggested that the expanded ion sheath layer can extend the length of plasma domain by increasing the plasma absorbed energy from SPPs. 相似文献
5.
6.
7.
原子吸收硫化锌法间接测定精氨酸络合反应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编程计算精氨酸和锌离子在不同pH条件下的各种存在形式,通过分析拟合分布图,研究了在硫化锌法原子吸收间接测定精氨酸时的pH对原子吸收响应的影响及络合反应的机理.经对不同形态的精氨酸与金属锌离子的共存区域的各种组合探讨,指出在pH 9.0左右最佳测定条件下的pH响应峰是由于精氨酸和锌离子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的变化所引起的左右峰边缘,精氨酸是以正一价荷电形态的精氨酸基Arg -与Zn(OH)2形成了可溶性络合离子[HN=CH(NH 3)-NH-(CH2)3-CH(NH 3)-COO]2Zn(OH)2.结果表明,理论分析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得到了基本吻合,确定了硫化锌法原子吸收间接测定精氨酸时的络合物反应机理及络合物的组成结构. 相似文献
8.
9.
SrS∶Eu,Sm光存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还原气氛下制备了SrS:Eu,Sm样品,利用荧光光谱仪测量了这种光存储材料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将样品用紫外灯(265 nm)照射激发饱和后,再用980 nm的红外激光器激励,利用荧光光谱仪测试得到了峰值位于599 nm的光激励发光光谱.此外还利用热释光谱仪测试了样品的热释光谱.探讨了SrS:Eu,Sm的光存储机理,认为引入的稀土离子在SrS的带隙中形成分裂能级.当用紫外光照射材料时,Eu的电子从基态被激发到激发态或基质材料的导带,其中一部分电子被辅助激活剂Sm的陷阱俘获,实现信息写入.当材料被与陷阱深度相当的红外光激励时,电子陷阱Sm2 俘获的电子才可能跃出俘获能级,与空穴在Eu的激发态和基态能级上复合,多余的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实现信息读出.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