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中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质量控制程序,定期参加能力验证或机构之间比对[1].质量控制图是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最简单、有效的工具之一,通过对质量控制图中的数据点进行比对分析,在数据不符合预先判据的情况下,按照程序修正所产生的问题,以免报告不正确的后果.质量控制图是实验室进行内部质量控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用于监控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对控制值产生的联合效应[2],如空白值、回收率以及曲线斜率/截距监控等.通过监控控制值的波动情况及变化趋势来检测环境是否发生异常,当检测过程中发生系统性失控或变异,质量控制图中数据点的突变可以达到及时“报警”的目的.当检测人员发现异常时立即采取纠偏及预防措施,能使检测流程恢复稳定,进而不断提高和改进现有流程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约束扭转效应对箱梁截面应力的影响,基于箱梁约束扭转微分方程初参数解,推导出自由扭矩和二次扭矩的初参数解析式;引入以扭转角和广义翘曲位移为节点位移的箱梁单元,根据乌氏第二理论和箱梁单元推导出单元刚度矩阵、自由扭矩、二次扭矩的计算矩阵和等效节点荷载列阵;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有限元程序,用于分析变截面连续箱梁桥的约束扭转效应,并用程序计算某变截面三跨连续箱梁桥在双力矩最不利布载下的截面内力和位移。结果表明,约束扭转效应引起的二次剪应力与扭转剪应力的比值在腹板上达到峰值,其比值在支点截面和集中荷载作用截面上分别可达到35.66%和68.23%,而在其余截面上未超过2.23%;沿纵桥向,正应力放大系数和剪应力放大系数的峰值出现在支点截面;对于本文实例桥,正应力放大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077~1.304,剪应力放大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822~2.667。 相似文献
3.
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是评价边坡工程安全的主要依据,对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淇河倒虹吸基坑边坡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考虑降雨入渗的边界条件,采用强度折减法求解了边坡的最大位移与安全系数,进行了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计算中,降雨入渗强度为15mm/h,持续时间为72h。计算结果表明:边坡一次开挖的水平方向最大位移、竖向方向最大位移、安全系数分别为0.26m、0.67m、1.650;边坡二次开挖后相应的计算结果分别为0.19m、0.62m、1.641;边坡三次开挖后相应的计算结果分别为0.20m、0.63m、1.639。定性分析与数值计算结果均表明,施工过程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淇河倒虹吸基坑边坡是稳定的。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该工程的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对降雨入渗时边坡的稳定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核桃壳基掺氮活性炭(NAC)为催化剂、以9,10-二氢蒽(DHA)为供氢剂,开展了松木选择性热解制备烷氧基酚研究,探究了氨水质量分数对NAC理化性能的影响,揭示了 DHA/松木比、热解温度、NAC/松木比对烷氧基酚生成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合适的氨水质量分数能够改善NAC孔隙结构及活性位点分布,当氨水质量分数为15%时,所制备NAC对烷氧基酚的生成促进效果最佳;当DHA/松木比为1、热解温度为550℃、NAC/松木比为3时,烷氧基酚产率最大,为5.27%,明显高于纯松木直接催化热解时烷氧基酚产率(1.74%). 相似文献
5.
钢纤维的平均方向效应系数是表征纤维综合取向性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从细观层次探究平均方向效应系数对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复合材料损伤开裂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有限元软件参数化语言,建立了由钢纤维、水泥砂浆以及界面过渡区三相材料构成的二维钢纤维混凝土模型,并模拟了不同平均方向效应系数下钢纤维混凝土单轴拉伸破坏的全过程。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着平均方向效应系数的增大而提高;钢纤维对混凝土的阻裂增韧效应也随之增强,进一步揭示了钢纤维混凝土在单轴拉伸条件下混凝土的损伤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6.
根据实际情况对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区布设防渗措施,是保证工程效益的重要手段.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在正常蓄水位时各垭口山体薄弱,需布设适当的防渗措施控制库区渗流量.本文根据该工程区资料,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反演得到各地层渗透系数;并分别模拟分析不采取防渗措施时,对各垭口和坝基按不同防渗标准布设防渗帷幕,对全风化层较厚的1号垭口以及靠近坝肩的8号垭口增设防渗墙时等水头线及渗流量的变化.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和分析,选出最优渗控方案,为同类工程提供经验参考.结果表明:防渗墙和防渗帷幕相结合的防渗方式能有效地降低库区渗流量,在坝基以及各垭口处单排布设防渗标准为3Lu的防渗帷幕时,渗控效果显著;相比之下提高防渗标准和增加防渗帷幕排数时等水头线变化不大,渗流量减小量不明显;缩小防渗范围会使垭口处渗流量增大,而增加防渗范围带来的渗流量减小量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根据已有文献对附壁射流区流速分布和壁面阻力的试验成果,分析了自由水跃区断面流速分布和最大流速沿程分布规律;首次根据边界层的动量积分方程分析了水跃主体段的射流厚度、水跃区的壁面切应力系数、壁面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给出了边界层厚度、壁面局部阻力系数、壁面阻力系数、平均壁面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的试验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本文式(9)和式(26)得到的数据与文献中的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在Fr1≥5.45时,式(29)的计算结果与试验较吻合,在Fr1?5.45时,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偏差较大;采用本文公式(34)计算水跃的共轭水深,与文献所得结果的最大误差为3.643%。 相似文献
8.
碾压混凝土(RCC)原位抗剪试验可以充分体现实际工程中碾压混凝土的层间结合特性.本文利用原位抗剪试验设备对4种工况下碾压混凝土试件进行现场原位试验,对比不同法向压应力和层间间隔时间对试件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层面碾压混凝土试块的抗剪强度随着法向正应力的增大而增大;碾压混凝土抗剪强度随层间间隔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在所有试块中,层间间隔8h且法向正应力为3MPa时,碾压混凝土抗剪强度达到最高值,且相较层间间隔72h情况下,抗剪强度增大0.83MPa.选择Weibull-过镇海全曲线模型对荷载-位移曲线进行拟合,全曲线模型与实测曲线吻合较好;在八面体强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考虑层间间隔时间的强度破坏准则.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碾压混凝土原位抗剪本构模型及破坏准则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近年来基于风光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发展迅猛。然而由于生产力、人口等因素,西北地区的电力负荷低,加之新能源的随机、不稳定等特点,弃风弃光现象严重,有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新能源发电耦合氢储能技术来解决问题。基于风光联合发电耦合电解槽制氢系统的概念和结构,以风光氢能源系统的制氢速率为研究目标,在MATLAB/Simulink系统下建立了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以及电解槽的混合架构模型,通过此模型探明在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下的氢气产出特性及规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古旧砌体的保护,利用高延性混凝土(High Ductility Concrete,简称HDC)强度高、与砖石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以及良好的耐损伤能力等特点,对损伤严重、急需保护的弱粘结古旧砌体进行面层构造带加固,并进行轴压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HDC面层对古旧砌体具有套箍作用,改变砖石砌体结构的脆性破坏,改善了砖石砌体的延性,提升了砖石砌体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砖石砌体的峰值荷载最大提高幅度达到46.9%,峰值荷载对应位移最大提升42.2%;开裂荷载最大提高幅度达到52.8%,开裂荷载对应的位移最大提升52.3%;最大位移提升68.3%,最大位移对应的荷载提高46.8%.在此基础上,提出HDC构造带加固弱粘结古旧砌体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随后又研究了HDC棱柱体在不同应力水平、不同荷载频率下的单轴受压疲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HDC受压疲劳强度在0.6~0.7,具有较高水平.不同频率下的受压疲劳试件,随着频率降低,疲劳寿命降低.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