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0篇 |
免费 | 110篇 |
国内免费 | 9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48篇 |
晶体学 | 9篇 |
力学 | 24篇 |
综合类 | 3篇 |
数学 | 33篇 |
物理学 | 2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解是废弃人造板高效回收利用的方式,人造板中所含胶黏剂是其不同于生物质的主要特征。为了有效环保地利用热解技术处理废弃人造板,解明人造板热解过程中其所含脲醛树脂胶黏剂(UF)对木材热解特性的影响,深入探索UF对人造板中木材各组分的作用机制,以杨木及木材的三种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依据杨木的化学组成,以纤维素、木聚糖和木素配制成模型物,并加入UF模拟人造板的构成。利用热重红外光谱联用(TG-FTIR)分析法,对比分析了加入UF前后模型物以及杨木各主要组分的热失重特性及气相演变规律。热重及红外结果表明,UF促进了纤维素热解过程中水和羧酸类物质的生成。UF与木素结合生成热不稳定的含氮结构,释放大量氨气,并且在200~300 ℃区间内参与了木素的热解并直接影响木素热解产物的生成。由此推测,在人造板热解过程中,木材三种主要组分中与UF作用的主要成分是木素。 相似文献
2.
3.
4.
一种新型近共沸混合工质的循环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开展了对一种新型近共沸混合物的整机性能实验研究,该混合物具有零ODP值和低GWP值,可作为传统工质R502甚至是R404A的长期替代物。根据国标GB/T 5773-2004搭建了第二制冷剂量热器的整机性能测试实验台。试验在蒸发温度为-40℃的商用制冷温区进行,系统研究了在不同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过冷度、过热度等工况下的性能。实验结果与R404A进行了比较,包括压比、压缩机功耗、制冷量、COP、吸气温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工质COP比R404A高9.2%至14.2%。 相似文献
5.
6.
7.
叶片色素含量是表征作物栽培基质营养元素和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快速、精准获取色素含量及叶位分布规律是设施农业水肥精准化管理的基础。以番茄苗期不同叶位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Chll)和类胡萝卜素(Caro)为研究指标,用营养液配制10个氮素浓度;根据叶片位置摘取1 710片(285个样本)用于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采集;运用卷积平滑(S-G)、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对光谱数据预处理。首先采用竞争自适应加权算法(CARS)对特征波段“粗”提取,然后利用迭代和保留信息变量算法(IRIV)判断“粗”提取波段的重要性,并对强弱波段组逆向消除“精”提取最优波段集合,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结果表明:(1)营养液氮素浓度为302.84 mg·L-1,叶片色素含量最大,且高浓度的抑制作用高于低浓度,叶位色素含量呈上叶位>中叶位>低叶位分布规律;(2)采用CARS-IRIV-PLSR算法“粗-精”特征波段筛选策略分别对Chla、 Chlb、 Chll和Caro提取了4、 4、 10和11条特征波段,其R<...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均衡器,并在大容量模分-波分复用通信系统中进行了实验验证。该系统基于6模掺铒光纤放大器实现了16通道波分复用双极化48 Gbaud 16阶正交振幅调制(16QAM),在LP01、LP02、LP11a、LP11b、LP21a、LP21b六种模式上传输了100 km少模光纤(FMF)。为降低非线性的影响,在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中,采用基于多标签技术的MIMO神经网络均衡器,能够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100 km的FMF传输,MIMO神经网络均衡器的强大性能使得系统的比特误码率能满足15%软判决前项纠错阈值要求。 相似文献
9.
Effect of compensation doping on the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mid-infrared type-II InAs/GaSb superlattice photodetectors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is paper presents a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mid-infrared type-II InAs/GaSb superlattices with different beryllium concentrations in the InAs layer of the active region. Dark current, resistance-area product, absorption coefficient and quantum efficiency characteristics are thoroughly examined. The superlattice is residually n-type and it becomes slightly p-type by varying beryllium-doping concentrations, which improves its electrical performances. The optical performances remain almost unaffected with relatively low p-doping levels and begin to deteriorate with increasing p-doping density. To make a compromise between the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erformances, the photodetector with a doping concentration of 3 × 1015 cm-3 in the active region is believed to have the best overall performances. 相似文献
10.
利用离子注入方法和光致发光技术系统研究了注入离子对n型GaN宽黄光发射带的影响.实验采用的注入离子为:N,O,Mg,Si和Ga,剂量分别为1013,1014,1015和1016/cm2,注入温度为室温.注入后的样品在900 ℃流动氮气环境下进行热退火,退火时间为10 min,并对退火前后的样品分别进行室温光致发光测量.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独立提出了提取注入离子对晶体黄光发光特性影响的半经验模型.利用该模型导出的公式,可以确定注入的N,O,Ga,Mg和Si离子对黄光发射带的影响随注入剂量的变化关系以及该影响的相对强弱.
关键词:
氮化镓
光致发光谱
离子注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