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95篇 |
免费 | 1975篇 |
国内免费 | 181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509篇 |
晶体学 | 121篇 |
力学 | 556篇 |
综合类 | 217篇 |
数学 | 1678篇 |
物理学 | 470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3篇 |
2024年 | 264篇 |
2023年 | 383篇 |
2022年 | 427篇 |
2021年 | 455篇 |
2020年 | 404篇 |
2019年 | 379篇 |
2018年 | 277篇 |
2017年 | 310篇 |
2016年 | 293篇 |
2015年 | 355篇 |
2014年 | 549篇 |
2013年 | 465篇 |
2012年 | 455篇 |
2011年 | 540篇 |
2010年 | 487篇 |
2009年 | 503篇 |
2008年 | 486篇 |
2007年 | 475篇 |
2006年 | 450篇 |
2005年 | 398篇 |
2004年 | 366篇 |
2003年 | 356篇 |
2002年 | 368篇 |
2001年 | 321篇 |
2000年 | 292篇 |
1999年 | 246篇 |
1998年 | 182篇 |
1997年 | 189篇 |
1996年 | 184篇 |
1995年 | 161篇 |
1994年 | 143篇 |
1993年 | 112篇 |
1992年 | 95篇 |
1991年 | 104篇 |
1990年 | 84篇 |
1989年 | 64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水热处理后得到的USY沸石作进一步的酸处理以及采用改进的氟硅酸盐溶液骨架富硅工艺,分别得到了经XPS剖面分析证实为铝分布均匀的超稳Y沸石HAY-Ⅰ和HAY-Ⅱ。IR分析表明,在酸处理过程中从USY沸石中去掉的那部分非骨架铝类与3690cm~(-1)处羟基有关,仍残留在HAY-Ⅰ沸石中的那部分非骨架铝类与3670cm~(-1)和3600cm~(-1)处羟基有关。XRD和化学分析表明HAY-Ⅰ沸石仍含有约50%的非骨架铝类,而HAY-Ⅱ沸石则基本上不含非骨架铝类,HAY-Ⅱ沸石还显示更高的结晶保留度。DTA分析表明,HAY-Ⅰ和HAY-Ⅱ两种沸石的热稳定性均高于USY沸石。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一种直接求解三体原子Schrdinger方程的完整势谐展开方法,包括联立的超球径耦合微分方程和广义本征能方程;将其应用于类氦离子,得到了非常精确的基态和低躺激发态的本征能.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十五”攻关重大专项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完成的“二恶英,多氯联苯和氯丙醇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研究”,不仅使我国的二恶英、多氯联苯和氯丙醇的超痕量检测技术通过了国际质量分析考核,而且使我国首次以起草国身份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有关二恶英控制等国际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工作。代表国家分析水平的二恶英及相关超痕量检测技术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引起国内外有关学者普遍关注。氚标记中草药有效成分是研究其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和代谢产物的主要手段,它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温和等优点,但是一般氚化方法均不能明确给出氚化位置。而研究氚化定位效应又是药理工作者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项技术的使用范围。最近,郑冬珠等人用FX—100型核磁共振谱仪给出了在PdO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低压氚化亮石松碱的氚化位置及其相对含量。本文在前文基础上,以亮石松碱为底物,根据Fraser和Garnett等人提出的氢—氚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理论,采用CNDO/2法,对PdO催化亮石松碱的立体构型讲行了计算,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超定大地边值问题的准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关于超定边值问题的准解概念,并以数学理论赋之以严格定义,同时给出求解原则。导出了单位球面上的分数阶Sobolev空间的范数表式,借此解算了物理大地测量学中两个典型的二界面超定边值问题,即S-D问题与S-N问题。 相似文献
8.
过渡金属硼化物(TMBs)由于其具有非常强的B-B共价键和TM-B键一直被科研工作者认为是潜在的超硬材料。被理论预测为超硬材料的过渡金属硼化物大多具有过渡金属层和硼层交替分布的层状结构。目前,被预测为超硬材料的过渡金属硼化物都已经被实验合成,并且证明都不是超硬材料。然而却很少有理论解释在过渡金属硼化物中为什么不能形成超硬材料。本文以具有金属层和硼层交替分布的层状结构的二硼化铼、二硼化钨和二硼化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其层间化学键的强度和硬度关系发现层间的TM-B化学键是决定过渡金属硼化物硬度的关键。在3种过渡金属硼化物中层间的化学键都表现出非常强的离子性。层间的离子键是导致具有层状结构过渡金属硼化物不能成为超硬材料的主要原因。此研究对理解TMBs的硬度机理以及设计新型的超硬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控轧控冷技术在钢铁中厚板材的应用已趋成熟,采用控轧控冷技术制备的中厚板材具有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机械性能高等优点.Bi-2223/Ag超导带材制备过程需经过多次反复的热处理和中间轧制过程,本文结合控轧控冷工艺特点,通过控制带材中间轧制制度和控制热处理冷却速度,研究了压下量和冷却条件对Bi-2223相变和其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借助SEM、XRD等方法对带材样品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控轧控冷条件能够改善Bi-2223/Ag的微观结构并能够有效提高其电性能.这为控轧控冷技术在Bi-2223/Ag超导带材制备中的应用提供了初步理论依据,同时为形变热处理工艺提供了新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