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19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5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镀铂玻碳电极电化学聚合3,3′-二氨基联苯二胺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制成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镀铂电极铂黑沉积层的微孔结构使电极具有较大的有效表面积,GOD固定于铂黑微粒孔隙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传感器具有响应快、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等优点,并具有抗抗坏血酸、抗尿酸干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纳米级金膜微电极的制作,表征及异相催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纳米级金膜微电极的制作方法,用XPS及SEM对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电极的循环伏安及计时电流特性,在聚吡咯修饰微带金电极上成功地实现了葡萄糖氧化酶和电子传递媒体Fe(CN)6^3-的同时固定,并研究了GOD/Fe(CN)6^3-/PPy微酶电极对葡萄糖的响应,稳态响应电流与葡萄糖浓度之间存在Michealis-Menten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应用于检测体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微生物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酶的特点,筛选出能够大量生成葡萄糖氧化酶 的地衣芽孢杆菌,并将其固定在Sephadex 100或海藻酸纳-氧化钙(载体)上,首 次研制成微生物酶传感器。它不仅具有酶传感器的所有优点,同时也克服了酶传感 器的缺点,使用寿命长,性质稳定,成本低,易于保存等。通过优化微生物和其代 谢所产生的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化方法和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氧化葡萄糖产生过氧化 氢的反应机理,建立了模拟酶(hemin)催化荧光底物N,N’-二腈甲基邻苯二氧( DCM-OPA)检测体液中葡萄糖含量的荧光传感器。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ITO/Gr/CH_3NH_3PbI_3/CS/GOx电极,将制得的电极浸入5.0mL的0.1mol·L~(-1) PBS(pH 7.0)中,加入丁草胺标准溶液,保持10min,然后将电极取出插入含有0.8mmol·L~(-1)葡萄糖的0.1mol·L~(-1) PBS(pH 7.0)中,测量光电流(I)。另做空白试验(操作同上,但不存在丁草胺),测量光电流(I_0)。由(I_0-I)/I_0×100计算丁草胺对光电流的抑制率。结果表明,抑制率与丁草胺的浓度在0.02~10.0nmol·L~(-1)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5nmol·L~(-1)。方法用于测定蔬菜和水果空白加标样品中的丁草胺,测定值与气相色谱-质谱法的测定结果一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8%~4.7%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3.3%~102%之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抑制作用的新型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用于测定环境样品中二价汞离子。其工作原理是汞离子对电极上葡萄糖氧化酶分子的抑制作用引起响应电流的下降而产生一可测定信号。详细探讨了电极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及测试性能。该传感器对汞离子的检出限是0.49ng/mL,抑制率和汞离子浓度的自然对数值在0.49~783.21ng/mL和783.21ng/mL-25.55μg/mL范围内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酶电极在抑制后可以完全恢复活性。考察了铅(Ⅱ)、铜(Ⅱ)、镉(Ⅱ)和铬(Ⅲ)离子对汞离子测定的干扰。测定了汞离子在土壤浸出液中的回收率,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仿生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微囊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茜  姜艳军  高静  周丽亚  马丽  贺莹  贾霏 《催化学报》2013,34(8):1627-1633
将层层自组装技术与仿生矿化技术相结合,由聚苯乙烯磺酸钠、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二氧化硅成功制备(聚苯乙烯磺酸钠-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2-二氧化硅复合微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热重对微囊的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该复合微囊作为理想载体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结果表明,固定于复合微囊中的葡萄糖氧化酶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操作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在最适条件下,复合微囊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酶活回收率为72.85%,米氏常数是游离葡萄糖氧化酶的2.21倍.复合微囊在化学/生物催化、药物/基因传递系统和生物传感器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秀娟  周定 《应用化学》1995,12(1):108-110
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的制备于秀娟,周定,郭京华(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哈尔滨150006)关键词葡萄糖氢化酶,酶电极,制备酶与电极的连接即酶膜的形成是制备酶电极的关键步骤之一,有许多种方式[1~9].葡萄糖氧化酶(GOD)电极是研究较早和报道较多的一类...  相似文献   
8.
肖飞  白静  张苧丹  赖彦君  金利通 《化学学报》2012,70(10):1153-1158
制备了葡萄糖氧化酶(GOD)-克伦特罗(Clenbuterol, CB)功能纳米复合物, 并采用共价键合和温育组装等方法构建了双重信号放大的竞争型免疫传感器. 研究了GOD 催化氧化葡萄糖和普鲁士蓝(PB)催化还原H2O2 双重信号放大的反应机理和传感器检测CB 的作用机制.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表征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和复合物中GOD的活性, 复合物中的GOD 保持了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和酶动力学响应, 并且符合米氏动力学方程. 最佳实验条件下, 该免疫传感器对盐酸克伦特罗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01~100 ng/mL, 检测限达4.50 pg/mL. 实验结果表明, 该传感器对瘦肉精克伦特罗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重现性好, 线性范围宽和检测限低等优点. 将该方法用于猪肝样品的分析, 加标样品回收率在97.5%~102%之间. 该研究为瘦肉精及β-受体兴奋剂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葡萄糖是临床化学诊断以及食品分析中重要的检测项目 ,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采用葡萄糖氧化酶(GOD)催化葡萄糖与氧分子间反应 ,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 [1] ,而对过氧化氢的检测则可采用过氧化酶 (POD)催化鲁米诺的化学发光反应进行 [2 ] .FIA对整个过程的实现是十分有效的方式 ,但由于多采用固定化酶反应器 [3~ 5] 使其在制备及分析上较复杂且费用高 .由 Manz等[6] 提出的微型全分析系统(μ- TAS)在针对不同体系的微量分析及在线监测上均具有突出的优越性 .本文使用的含微混合器的微芯片化学反应器采用μ- TAS设计思想 ,建立了化学发…  相似文献   
10.
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在α-环糊精聚合物中,而电子传递体分子被包含在环糊精腔穴中。固定化酶膜的FTIR测定表明,GOD与环糊精聚合物发生共价连接。制备了含电子传递体的不同GOD酶电极并比较了它们的性能。含四硫代富瓦烯的酶电极具有良好的电流响应特性,可望成为第二代葡萄糖酶电极的新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