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87篇 |
晶体学 | 1篇 |
综合类 | 2篇 |
数学 | 1篇 |
物理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血清白蛋白与萘啶酸的结合可以猝来萘啶酸-铽螯合体系的特征荧光。保泰松及布洛芬等药物在白蛋白的特定结合位置与其具有较强的结合作用,因此,可用作白蛋白分子结合位置 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4.
采用胶束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制剂和尿样中布洛芬,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浓度、柱温、流动相pH值,流速对布洛芬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探讨并提出了布洛芬在吐温-80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胶束液相色谱中的色谱保留模型。以ZORBAXExtend-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20mmol.L-1吐温-80和25mmol.L-1磷酸氢二钾(pH7.8)混合溶液为流动相,在263nm处进行测定,布洛芬的保留时间为5.8min。布洛芬的质量浓度在0.2~1.0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1ng,平均回收率达98.3%~102.1%。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布洛芬对映体浓度的方法。以对溴苯甲酸为内标,样品经醋酸钠缓冲液酸化后,用V(正己烷)∶V(异丙醇)=95∶5萃取。以Chiralcel OJ-H柱(Daicel Chemicals,250mm×4.6mm,5μm)为分析柱,UltimateTM SiO柱(50mm×4.6mm,5μm)为预处理柱;流动相为V(正己烷)∶V(异丙醇)∶V(三氟醋酸)=96.5∶3.5∶0.1,流速为0.5mL/min;预处理流动相为V(正己烷)∶V(异丙醇)=99.5∶1,流速为1mL/min;柱切换时间为1.70~4.09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30nm。布洛芬消旋体和S-( )-布洛芬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分别为0.21~20mg/L和0.10~10mg/L;日内RSD小于6.5%,日间RSD小于6.1%;方法回收率为93.3%~107.1%,萃取回收率为80.0%~86.6%。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布洛芬对映体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7.
利用两种不同的有机溶剂乙醇和异丙醇以及三种添加剂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通过非溶剂法转晶制得不同形态的布洛芬晶体,使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差热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粉晶衍射(XRPD)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表征结果研究了结晶体系极性和氢键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发现溶剂和添加剂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影响晶体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8.
固定化酶不对称合成(S)+—(+)—布洛芬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够不对称水解布洛芬乙酯的酵母菌T158固定化在壳聚糖珠中,固定化酵母菌的活力回收达60%,最适温度为45℃,半衰期为75d以上。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不同溶剂体系中褶皱假丝酵母菌脂肪酶(CRL)催化布洛芬乙烯酯水解反应的立体选择性.研究发现,在单一溶剂体系中Eyring曲线呈线性,在10~50 ℃的实验温度内均呈S选择性;在混合溶剂体系中Eyring曲线呈非线性,且观察到不同的转变温度(Tinv).研究还发现:在亲水性有机溶剂二氧六环/水均相混合溶剂体系中,Eyring曲线的Tinv处立体选择性E 值为极小值,在疏水性有机溶剂异辛烷/水两相混合溶剂体系中,Tinv处E 值为极大值,而在氯仿/水两相混合溶剂体系中,随着温度的变化,立体选择性发生了反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