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4篇
化学   112篇
晶体学   34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2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R光谱分析PEO/V2O5纳米复合材料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溶液直接嵌入法制备 PEO/ V2 O5纳米复合材料。由红外光谱 (IR)表征了 PEO与氧化物层之间的相互作用。V2 O5干凝胶的钒氧双键 (V=O)主要与层间聚合物 PEO中的醚氧键 (Oet)发生作用 ,以Oet…V=O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
以1.0 mol/l,HNO3作为提取剂,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测定提取液中砷的含量,建立了原煤中有效态砷的提取方法.考察了提取剂浓度、超声提取时间、液固比对原煤中有效态砷的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提取剂HNO3浓度为1 mol/L,超声提取时间1 h,液固比为15:1时提取效果最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8%~98.O%.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0 ng/mL,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63 ng/mL(3σ,n=11).  相似文献   
3.
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钒氧化物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和良好的储锂性能,因此被广泛研究与应用于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在脱嵌锂的过程中,V2O5凝胶等层状钒氧化物的层状结构存在“晶格呼吸”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了电极材料的钝化,并进一步导致电池容量快速衰减.采用了原位X射线衍射(XRD)来研究一种层状钒氧化物(VOx)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晶格呼吸”现象,揭示了其独特的相变过程.在充放电过程中,原位XRD对应的二维衍射图显示出三个不同的阶段,分别对应三个固溶反应.放电过程中,三个阶段的衍射峰都向高角度偏移,表明在锂离子嵌入过程中,VOx的层间距存在持续收缩过程.(001)层间距大小随充放电过程的变化图进一步证明了这三个过程的不连续性.这些发现揭示了这类材料在电极反应过程中的晶体结构变化规律以及造成其容量衰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不同锂含量的MOF-5(x Li-MOF-5,x=0,1,3,5)。在MOF-5结晶过程中,锂离子被合并入其骨架结构中。实验表明,合并入骨架的锂能够改变MOF-5的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不同的x Li-MOF-5能够不同程度降低骨架相互穿插的程度从而导致其吸附分离能力的大幅改变。其中,3Li-MOF-5具有最高的二氧化碳捕获能力(5.47 mmol·g-1),对40%CO2/60%CH4混合气体具有最优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修饰使其表面接枝上烯丙基官能团,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原位聚合,制备了一种耐高温丙烯酸酯压敏胶(PSA)。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MWNTs和丙烯酸酯PSA的结构与性能,探讨了改性MWNTs的质量分数对PSA耐热性能和粘接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丙烯酸酯PSA相比,当改性MWNTs的质量分数为1.5%时,改性丙烯酸酯PSA的耐热性能和粘接性能最佳,热分解温度从360 ℃提高到了382 ℃,耐热温度从80 ℃提高到了155 ℃,初粘力、持粘力和180°剥离强度分别从2 h和13.66 N/(25 mm)(12号小球)提高到了27 h和17.34 N/(25 mm)(17号小球)。  相似文献   
6.
《光学学报》2010,30(4)
提出一种可以产生皮秒量级开关窗口的光波导微环谐振器,对其设计与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采用多环层叠结构来设计微环谐振器的传输特性曲线,利用特性曲线的非线性特征,在正弦电压的作用下改变材料的折射率可获得一个较窄的开关窗口。采用耦合矩阵理论研究了系统的调制特性以及开关窗口特性,分析了开关窗口宽度和消光比与驱动电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0 GHz驱动电压情况下,开关窗口宽度、消光比和插入损耗可以分别优于10 ps,40 dB和1 dB。只需要电的控制信号而无需高质量的光控制脉冲,且具有工作速率高、结构简单、消光比高、传输损耗小和工作电压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北柴胡中的柴胡皂甙a进行了分离和测定。试验选出分离的最佳条件:流动相为V(乙腈):V(水)=90:10,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08nm,在0.05—1.50mg/mL范围内柴胡皂甙a的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2258428p+186676,相关系数r=0.9993,检出限为2.3ng/mL,回收率为98.3%-100.9%。  相似文献   
8.
王琨  倪克  李蓓  王正直 《实验力学》2021,36(3):317-324
光聚合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在特定光照下,光引发剂分解为活性自由基,引发液态聚合物单体进行链式聚合反应,形成固态高分子聚合物.在聚合过程中,随着聚合转化率(已反应单体占总单体的比例)的增加,材料的体积发生一定程度的收缩,致使材料内部和界面上产生收缩应力.在实际应用中,收缩应力会造成界面的破坏和材料的断裂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着整个系统的转换效率,为了提高涂层的选择吸收性和热稳定性,本文提出以金属氮化物替代金属纳米颗粒,构建纳米晶-非晶异质结构的思路,并采用多弧离子镀制备了Cr/CrAlN/CrAlON/CrAlN/CrAlON/CrAlO多吸收层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其吸收率达0....  相似文献   
10.
以双金属、氮化物和氧化物作为吸光组元的金属陶瓷涂层是一类极具发展潜力的耐高温光热转换涂层,为了明确其光谱选择性吸收机理,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和有限差分时域(FDTD)法研究了WTi、Cr2O3和TiN的能带结构、电子结合特性和分布特征对选择吸收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WTi双金属纳米颗粒因Ti的掺杂会产生强烈的原子轨道杂化,导致能带上移和带宽变窄,可以强化对电子的局域限制,有助于增强带间耦合作用和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效应;Cr2O3氧化物纳米颗粒中存在较窄的禁带,键长易发生变化,故在高温下其光吸收机制会从电子跃迁方式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效应转变;TiN氮化物纳米颗粒中不存在禁带,体现出更广的光吸收波长范围,同时颗粒间稳定的键长和较高的载流子浓度增强了体系的稳定性和自由载流子光吸收效应。此外,FDTD模拟发现,小尺寸纳米颗粒在0.3~1.5μm波段内具有很高的吸收系数,而大尺寸纳米颗粒虽然吸收系数不高,但是具有更高的散射系数。基于此,创新性地提出了多尺度分层化金属陶瓷光热转换涂层的组织构筑策略,使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