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21篇
晶体学   2篇
物理学   8篇
  2025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简便环保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低溶胀、高离子交换容量(IEC)的交联型季铵聚芳醚砜阴离子交换膜.随着交联度的提高,膜的吸水率和溶胀率降低,说明交联可以抑制膜的溶胀.20℃时所有交联膜的离子传导率均达0.045 S/cm以上,拉伸强度在50.1 MPa以上,表明在高IEC值下,交联膜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高的离子传导能力.同时,交联度提高会加强膜的甲醇阻隔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压力对商业纯钛(CPTi)淬火过程的影响。分别制备了退火、水淬及高压处理样品用于比较,分析了相组成和显微组织,并测量了显微硬度。结果表明:高压淬火处理后,样品组织均为Ti马氏体;随着压力的增加,晶粒生长被抑制,显微硬度增加。与常压水淬样品相比,在低压处理后样品硬度没有显著升高。为了研究高压处理后样品的拉伸性能,对采用自加热方式的高温高压处理样品进行了拉伸试验。研究表明,处理后样品强度有所提高,并且延展性良好,接近原始样品。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钨-钒簇聚物[Cu(en)2]2[WⅥ4.5WV2 VVVⅣ9.5O44{Cu(en)2(H2O)}2]·3H2O(1, en=乙二胺),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分析、价键计算、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子顺磁共振和磁性分析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是以双支撑的四帽Keggin结构[WⅥ4.5WV2 VⅣ9.5O40(VVO4){Cu(en)2(H2O)}2]4-钨-钒簇合物阴离子为基本结构单元,与4个[ Cu( en)2]2+配合物阳离子以共价键和弱键相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相邻层又通过氢键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研究了化合物1的磁性及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含有螺噁嗪(SO)化合物的紫外光固化丙烯酸聚氨酯清漆(UV-PUA)膜, 研究了SO在该清漆中的光致变色性能, 并与其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 紫外光固化螺噁嗪丙烯酸聚氨酯清漆(UV-SO-PUA)膜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和紫色, 撤去紫外光源, 漆膜退色至粉色, 且固化后的漆膜在粉色和紫色之间可逆变化; 而SO-PMMA膜在无色和蓝色之间可逆变化. 紫外光激发的UV-SO-PUA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见光区出现了明显的双重吸收峰(520和600 nm), 而在PMMA中仅出现单峰. SO开环体在UV-PUA 中室温稳定性优于其在PMMA中的稳定性. SO在UV-PUA膜中的抗疲劳性能与其在PMMA中相比显著提高, 紫外光照射16 h, UV-SO-PUA漆膜未出现疲劳现象. SO在UV-PUA膜中表现出了优良的光致变色行为.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低分子量聚苯乙烯, 经过端基氧化和磺酰化反应, 制备出一系列极性砜基修饰的低分子量聚苯乙烯. 通过红外光谱(FTIR)、 核磁共振谱(NMR)、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以及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并通过混合烃萃取分离实验对其芳香烃选择性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随着磺化比例的增加, 甲苯的选择系数和分布系数均显著提高, 表明极性修饰聚苯乙烯对多种芳香烃/链烷烃混合物均具有明显的芳香烃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以氯化亚铁和硫代硫酸钠为原料, 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由FeS2纳米片堆积的FeS2微球. 通过调控铁源与硫源的摩尔比及水热合成时间, 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推测了FeS2的生长机理, 筛选出最优条件以提升其电化学性能.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在500 mA/g的电流密度条件下, 材料的首次放电/充电容量可分别达到905和800 mA·h·g -1, 首次库伦效率达到88.4%; 在2000 mA/g的大电流密度条件下, 500次放电/充电循环后依然稳定保持350 mA·h·g -1的可逆容量.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低分子量聚苯乙烯,经过端基氧化和磺酰化反应,制备出一系列极性砜基修饰的低分子量聚苯乙烯. 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NM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以及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混合烃萃取分离实验对其芳香烃选择性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随着磺化比例的增加,甲苯的选择系数和分布系数均显著提高,表明极性修饰聚苯乙烯对多种芳香烃/链烷烃混合物均具有明显的芳香烃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红色磷光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玉  秦莉  王洪杰 《发光学报》2014,35(12):1464-1468
制备了结构为G/DBR/ITO/MoO3(1nm)/TcTa(55nm)/CBP:Ir(piq)2acac(44nm,6%)/TPBI(55nm)/LiF(1nm)/Al(80nm)的红色磷光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同时制作了无腔对比器件OLED,研究微腔结构对磷光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OLED的电致发光(EL)峰值为626nm,半高全宽(FWHM)为92nm;MOLED的发光峰值为628nm,FWHM为42nm,窄化了1/2.MOLED的最大亮度、最大电流效率、最大外量子效率(EQE)分别为121000cd/m2、27.8cd/A和28.4%,OLED的最大亮度、最大电流效率、最大EQE分别为54500cd/m2、13.1cd/A和16.6%.结果表明,微腔器件的发光性能与无腔器件相比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智能葡萄糖敏感自调式药物传递系统备受关注。这种智能药物释放系统能够模拟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生理模式而精准调控药物释放并控制血糖水平,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苯硼酸(PBA)功能化的葡萄糖敏感高分子纳米载体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该类材料具有体系稳定、可长期储存、可逆的葡萄糖敏感性能等优势。根据响应因素不同,葡萄糖敏感药物传递系统可分为pH响应、温度响应和光响应等类型。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PBA的葡萄糖敏感高分子纳米药物载体的发展过程、性能和应用,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3D镍纳米阵列电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电极材料的晶态结构和微观形貌,同时详细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制备的电极材料具有3D镍纳米阵列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其离子传输速度,进而提高了其电化学性能。该电极的比容量能达到500F/g,在电流密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电极的容量损失较少,依然能达到80%。该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