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8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24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79篇 |
力学 | 2篇 |
物理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纳米WO3粉体的制备与光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报道了以钨酸钠和盐酸为主要原料,通过气液反应制备纳米WO3粉体光催化剂的新方法.在XPS,XRD,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的基础上,又讨论了焙烧温度和乙醇加入量对催化剂粒度大小以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同时对纳米WO3粉体催化剂的光催化重整乙醇制氢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观察了产氢效率和光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气液反应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纳米WO3粉体催化剂的方法,并显示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该方法所得的三氧化钨粉末粒子平均直径在100nm以下;钨酸钠溶液中乙醇加入量对三氧化钨粉末粒子的尺寸和分散性都有影响,随着乙醇量的增加,粒子尺寸减小,且分散性较好.焙烧温度引起的WO3粒子晶体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光氧化还原电位变化,是引起光催化活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4.
对含有不同 Na、W、Mn组分的 Na- W- Mn/ Si O2 系列催化剂进行了付里叶变换激光拉曼光谱测定和研究 ,并参考先前的与之相关催化剂的拉曼光谱 ,对它们的特征拉曼吸收谱带进行了归属。结果表明 :960 ,92 8,81 0 ,789cm-1等吸收峰是 Na- W- Mn/ Si O2 催化剂中 Na-O- W物种的特征吸收谱带 ;62 7,577,51 7,478cm-1等吸收峰是 Na- O- Mn物种的特征吸收谱带 ;Na- O- W分布在距催化剂表面较深的体相中 ;Na- O- Mn主要分布在催化剂的表面 相似文献
5.
CONVERSION OF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TO AROMATICS OVER CHROMIUM-BASED CATALYSTS:SELECTIVITY AND YIELD OF MAIN PRODUCTS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840℃,0.5MPa,CH4/CO2摩尔比为1.4,接触时间(W/F)为0.79h·g·L-l的条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在7.5wt%Cr/5.0wt%Na/SiO2催化剂上共活化得到了4.8%的C2选择性,48.7%的芳烃选择性及1.9%的芳烃收率。在钠修饰的铬基催化剂上,成功地一步实现了CH4和CO2转化为乙烯及中间物乙烯聚合为芳烃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离子快速注入法,在低温条件下利用微量NiO物种对TiO_2光催化剂表面微结构进行了修饰和改性,构建了NiO光催化反应活性中心。研究结果表明,Ni物种是以TiO_2-NiO-H形式存在于TiO_2表面;相对于未修饰的TiO_2光催化剂,NiO的修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光催化析氢性能,在最佳条件下,放氢速率由1.1μmol·h~(-1)提高到241.4μmol·h~(-1)。另外,Ni物种含量,热处理温度,乙醇电子给体浓度,催化剂悬浮浓度对光催化析氢性能也有明显的影响。光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NiO的表面修饰能够产生有效的光催化反应活性中心,增强了光生电子-空穴电子对的分离效果。所制备的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7.
8.
9.
10.
甲烷氧化菌素功能化纳米金修饰电极模拟SOD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混合自组装的方式,将Mb功能化纳米金(Mb-AuNPs-MUA)修饰在金电极表面,以制备出检测超氧阴离子无电子媒介体生物传感器.采用UV-Vis考察修饰纳米团簇的相关特征,利用修饰电极检测DMSO/NaOH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试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超氧阴离子的歧化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活性,计算出异相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s)为0.041 cm/s,电子转移系数(α)为0.435.在0.06~0.2 μmol/L范围内,超氧阴离子浓度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719,方法检出限(LOD)为1.129×10-3 μmol/L(S/N=3)、3.683×10-3 μmol/L(S/N=10),精密度试验测定得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3.8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