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3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42篇 |
晶体学 | 4篇 |
力学 | 49篇 |
综合类 | 112篇 |
数学 | 160篇 |
物理学 | 23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演化参数反演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类基于演化计算的演化参数反演方法,此类方法既可以给定参数的函数类,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来反演参数的最优估计值,也可以不指定函数类形式,用遗传程序设计(Genetic
Programming)的方法反演出最优的函数模型,使参数反演实现客观化、自动化.由此建立反演系统后,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最新获得的数据对模型中的物理参数作适时校准,一旦发现预报误差较大,就利用演化算法及时修正方程中的参数以改进预报.运用该方法于椭圆边值问题的物理参数反演的数值模拟,证实了此方法的有效性,为物理模型参数的反演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氧气分压对反应溅射制备TiO2薄膜带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氧气分压下 ,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了玻璃基TiO2 薄膜试样 ,测试了试样的荧光发射光谱。结果表明 ,氧气分压为 0 35和 0 6 5Pa时 ,荧光光谱在 370 ,4 72和 5 14nm处出现发射峰 ;氧气分压为 0 10和 0 15Pa时 ,发射光谱峰出现在 370和 4 90nm处。试样带隙为 3 35eV。0 35和 0 6 5Pa氧气分压下溅射的试样在带隙中有两个分别低于导带底 0 72和 0 94eV的缺陷能级 ,0 10和 0 15Pa氧气分压下溅射的试样在带隙中有一个位于导带底 0 2 3和 1 2 9eV之间的缺陷能带 ;增加氧气分压 ,缺陷能带转变成两个缺陷能级 ,在 0 6 5Pa氧气分压下 ,缺陷能级几乎消失。 相似文献
3.
4.
1.5次微分伏安法测定水果中的抗坏血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引言 抗坏血酸(Vc)是存在于新鲜水果蔬菜中的一种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它对人体的生理具有重要意义。测定抗坏血酸一般采用滴定法,分光光度法。近来,用修饰电极测定抗坏血酸有很大进展,而用玻碳电极进行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果汁中的抗坏血酸还不多见。 相似文献
5.
利用CNDO/2分子轨道方法和自然杂化轨道方法,计算了一系列碳氢化合物和含杂原子的碳氢化合物的自然杂化轨道。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计算~(13)C—H偶合常数~1J13_(C-H)的简单关系式。对75种不同化学环境下的~1J13_(C-H)的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是碳氢化合物系列,还是含杂原子的碳氢化合物系列,计算值与已知实验值都较为吻合。本文还对计算结果作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碱金属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在可见光光催化制氢中的比较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化学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最有潜力的途径之一.过去几十年,许多半导体包括氧化物、硫化物和氮化物均表现出光催化活性.然而,半导体光催化的实际应用仍然受制于其较低的太阳能转化效率.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发展高效的可见光光催化制氢材料.近年来,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受到了光催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g-C_3N_4具有可见光吸收能力、合适的导带价带位置、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且制备方法简单和结构易调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光催化制氢材料.然而g-C_3N_4仍然仅能吸收波长450 nm以下的光,且其光生电子和空穴极易复合,因而光催化制氢效率较低.目前,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改性方法来增强g-C_3N_4的光催化性能,其中通过元素掺杂进行能带结构调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而碱金属原子(Li,Na和K)被认为可有效进入g-C_3N_4的内部结构,通过引入缺陷来拓宽g-C_3N_4的光吸收范围和提高光生电荷的分离效率.不过到目前为止,尚未见系统的比较研究来深入理解不同碱金属元素掺杂的g-C_3N_4在可见光光催化制氢中的性能差异.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时间分辨荧光光谱(TRPL)、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光电化学测试和光催化制氢测试等表征和测试手段比较研究了不同碱金属元素掺杂的g-C_3N_4在结构、光学性质、能带结构、电荷转移能力和光催化性能等方面的差异.XRD结果表明,碱金属掺杂可导致g-C_3N_4的层间距离增大,且碱金属原子半径越大,g-C_3N_4的层间距离越大.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结果表明,碱金属掺杂可提高g-C_3N_4的比表面积,其中Na掺杂的最高.UV-vis DRS和XPS谱结果表明,依Li,Na,K的顺序,碱金属掺杂导致g-C_3N_4带隙逐渐变窄,使得可见光吸收能力逐渐增强,且其导带和价带位置逐渐下移.TRPL和光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碱金属掺杂有效抑制了g-C_3N_4的光生载流子复合和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转移,其中Na掺杂的g-C_3N_4的光生载流子利用效率最高.可见光光催化制氢实验表明,碱金属掺杂显著提升了g-C_3N_4的光催化性能,其中以Na掺杂的g-C_3N_4性能最佳,其产氢速率(18.7mmol h–1)较纯的g-C_3N_4(5.0mmol h–1)可提高至3.7倍.由此可见,g-C_3N_4的掺杂改性是一个对其微结构和能带结构的优化调控过程,最终获得最优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褐钇铌矿族矿物的可见光光致发光谱和吸收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并讨论了白云鄂博变生态和退火晶态褐钇铌矿族矿物在 4 88 0和 51 4 5nm激光激发下的光致发光谱。分析表明 ,该族矿物的发光中心是Er3 和Eu3 ,其中褐钇铌矿的发光主要由Er3 产生 ,而Eu3 和Er3 的共同发光构成褐铈铌矿的发光谱。可见光吸收谱显示 ,Nd3 可能是该族矿物光致发光的重要敏化剂。 相似文献
8.
9.
开发新型高效的二氧化碳捕集或利用技术对于减少化石能源利用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全球变暖等具有重要意义。集成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ICCU)因其能耗低和效率高等优势获得了广泛关注。该技术利用一种双功能材料通过集成二氧化碳吸附和原位转化两个主要过程,实现CO2的高效转化并获得含碳燃料。本工作综述了ICCU中主要技术之一集成二氧化碳捕集与甲烷化转化。首先对实现该过程的双功能材料的组成和特性进行概述,重点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气体成分等角度探讨了影响ICCU甲烷化反应的因素,并对该技术未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中国“双碳”目标下致力于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