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0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896篇
化学   2241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87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47篇
物理学   305篇
  2025年   1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TPR,H_2-O_2滴定技术研究了Mn-O/γ-Al_2O_3(Ⅰ)和 Mn-Ce-O/γ-Al_2O_3(Ⅱ)催化剂中氧和氢的反应,并用XRD,AES和XPS对(Ⅰ)和(Ⅱ)的固相结构和表面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Ⅰ)的TPR谱有三种氢吸收峰,峰温为350和430℃的峰分别表征MnO_2和Mn_2O_3的氧的还原,680℃的峰为Mn和Al界面共有氧的还原。铈的存在不影响(Ⅰ)TPR特征峰,但使350℃峰的面积(对应于MnO_2的量)有较大的增加。当CeO_2的含量大于10%时680℃峰消失。铈还能提高氧化锰的分散度,使β-MnO_2和Mn_2O_3的聚集相在XRD谱中消失,并提高其贮氧能力约40%,增强了还原态试样的吸氧恢复能力。还原态(Ⅰ)在室温中第一个脉冲的吸氧量为0.5ml/g-cat,还原态(Ⅱ)为 1.56ml/g-cat。  相似文献   
2.
CuO和MnO_2的混合氧化物是良好的氧化-还原反应催化剂,尤其是作为Hopcalite催化剂(CuO40%,MnO_260%),即使在-20℃,对CO氧化仍表现出较好的活性.CeO_2作为氧化还原催化剂的助剂也被广泛应用,在贵金属为主的汽车排气净化三效催化剂中加入CeO_2,可提高CO,NO,HC的转化率和贵金属的分散度.本文用TPR方法研究了铜锰两组元氧化物在加铈前后的氧性质,用XRD,ESR,XPS方法研究其固相性质,用H_2-O_2滴定研究样品的供氧能力,讨论了CeO_2对Cu-Mn-O/γ-Al_2O_3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一个8维Einstein-Yang-Mills量子宇宙。关于宇宙边界条件的Hartle-Hawking假设也被扩充到具有物质场的8维理论。本文得到了一类具有inflation特性的超微空间波函数。  相似文献   
4.
以对甲苯乙酮(1)为原料,经烯醇硅醚化,Lewis酸催化Michael加成反应和Wittig反应,合成了新倍半萜烯化合物2-甲基-6-对甲苯基-1,6-庚二烯。  相似文献   
5.
媒体演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可以使抽象问题浅显易懂.实践表明,借助媒体演示,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光栅衍射实验中如何保证平行光正入射光栅表面这一难点,总结出一种在实验教学简单可行、易于学生理解的操作方法。这种实验方法,既包含了分光计调节的基本要求,又能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和理解光栅的衍射理论,提高了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7.
8.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对羟基苯甲酸酯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研究了一种固体酸催化剂一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用于对羟基苯甲酸的酯化反应。通过对不同树脂进行筛选,发现JK008的催化活性比较高。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JK008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研究了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低数均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二醋酸纤维素(CDA)为原料,异孚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接枝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和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为催化剂制备得到新型的接枝共聚物CDA-g-PET。对接枝过程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催化剂种类与接枝剂用量对接枝过程的影响,利用红外分析和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探究了接枝机理。同时对CDA-g-PET膜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探讨了PET的加入量对CDA-g-PET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T通过化学键连接接枝到CDA上,接入的PET降低了CDA的结晶性;采用DBTDL与离子液体作为联合催化剂,接枝时间由7d缩短至8h;当接枝剂IPDI的加入量,即n(IPDI)/n(PET)为1.05~1.10时CDA-g-PET无交联;随着PET含量的增加,CDA-g-PET膜与CDA膜相比拉伸强度仅降低6.55%~27.24%,断裂伸长率增加149.89%~177.81%。  相似文献   
10.
首先采用格氏试剂法合成了甲基三苯乙炔基硅烷(MTPES),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以MTPES和4,4’-二叠氮甲基联苯(BAMBP)为原料制备了新型聚三唑树脂(MPTA)。利用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了MPTA树脂的固化行为,通过动态力学热分析(DMA)和热重分析(TG)研究了炔基与叠氮基配比对树脂热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测试凝胶时间随贮存时间的变化研究了树脂及其四氢呋喃(THF)溶液的贮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化后的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达到236℃,在氮气中的5%热失重温度(T_(d5))在320℃左右。MPTA树脂在35℃和25℃下分别贮存7d和20d后,100℃下树脂的凝胶时间分别为40min和25min,MPTA树脂的THF溶液在同样条件下贮存28d后,凝胶时间分别为54min和61min,具有比现有聚三唑树脂更好的贮存稳定性。单向T700碳纤维-MPTA复合材料常温下的弯曲强度为1 660 MPa,弯曲模量为129 GPa,150℃下的弯曲强度保留率为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