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93篇 |
免费 | 1566篇 |
国内免费 | 344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472篇 |
晶体学 | 412篇 |
力学 | 759篇 |
综合类 | 285篇 |
数学 | 1416篇 |
物理学 | 44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1篇 |
2023年 | 147篇 |
2022年 | 394篇 |
2021年 | 341篇 |
2020年 | 275篇 |
2019年 | 326篇 |
2018年 | 284篇 |
2017年 | 418篇 |
2016年 | 293篇 |
2015年 | 462篇 |
2014年 | 616篇 |
2013年 | 732篇 |
2012年 | 728篇 |
2011年 | 720篇 |
2010年 | 754篇 |
2009年 | 826篇 |
2008年 | 923篇 |
2007年 | 732篇 |
2006年 | 757篇 |
2005年 | 653篇 |
2004年 | 529篇 |
2003年 | 376篇 |
2002年 | 372篇 |
2001年 | 386篇 |
2000年 | 426篇 |
1999年 | 251篇 |
1998年 | 101篇 |
1997年 | 91篇 |
1996年 | 82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77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81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3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5篇 |
1971年 | 3篇 |
195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大豆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的pH值体系中, 利用酶活测量、圆二色谱、荧光谱和电子吸收谱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大豆过氧化物酶(SBP)活性与构象的影响情况. 在pH 2.6和4.2 的体系中, 少量的SDS分子可通过静电作用与SBP结合, 进而与SBP分子中的His169残基结合, 降低其与铁卟啉的配位能力, 使其Soret吸收带蓝移, 二级结构发生轻微的变动, 活性永久丧失. 在pH 5.2体系中, SDS和SBP分子都带负电, 由于静电排斥作用, SDS无法进入SBP的分子内部, 失去与SBP分子中His169残基结合的能力, 对SBP分子的二级结构没有影响, 仅对SBP分子的三级结构有所影响. 当SDS的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时, 由于胶束与SBP的静电排斥作用增强, 限制了铁卟啉中乙烯基的运动, 乙烯基与卟啉环的共轭程度增大, Soret 吸收带红移. 由于SBP活性可完全恢复, 此变化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2.
The structure of a binuclear cadmium(II) quaternary complex, [Cd2(phen)2- Q2(BP)]n 1 (phen = 1,10-phenanthroline, BP = biphenyl-4,4--dicarboxylic acid, Q = 8-hydroxy- quinoline-anion), has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um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n with a = 13.1906(18), b = 10.9623(15), c = 16.947(2) -, β = 111.3430(10)°, V = 2282.5(5) -3, Z = 4, Mr = 556.85, Dc = 1.620 g/cm3, F(000) = 1116, μ = 0.994 mm-1 and S = 1.056.In the structure, 1D chains are connected via biphenyl-4,4--dicarboxylic acid, 8-hydroxy quinoline anion and binuclear cadmium atoms into an infinite 1-D molecular chain architecture.Via aryl ring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a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is formed in 1. 相似文献
3.
提高超导相变温度是超导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超导广泛应用的一个前提。在高温超导微观机理尚不清楚的情况下,寻找高温超导体一般是通过对材料施加高压或通过掺杂使材料尽可能地接近反铁磁或其他量子不稳定点来实现。这篇文章介绍的是一种通过金属化σ电子能带来提高超导相变温度的方法。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能够提高发现新的高温超导体的概率,是因为σ电子与声子之间通常存在很强的相互作用,可以显著增强电子的超导配对能,从而提升超导相变温度。作者以具体材料为例介绍了金属化σ能带的几种可行途径,并介绍了他们最近预言的两个相变温度可能超过50 K的超导体Li3B4C2与Li2B3C的晶体及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钨酸(H2WO4)为钨前驱体,十二烷胺(DDA)为模板剂,利用模板剂的结构导向功能,合成了比表面积为57.3 m2·g-1的介孔三氧化钨(DDA-WO3),是未用DDA制备的非介孔WO3(H2WO4-WO3)的2.35倍。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400℃下煅烧的DDA-WO3是具有单斜晶型结晶孔壁的无序介孔结构。此外,400~550℃下煅烧的DDA-WO3的结晶度均高于同条件的H2WO4-WO3。400℃下的DDA-WO3/FTO(掺氟氧化锡)在1.0 V的Ag/AgCl偏压作用下,可以产生0.18 mA·cm-2的饱和光电流,是H2WO4-WO3/FTO(0.06 ... 相似文献
5.
6.
7.
螽斯的趋声行为实验表明它有很好的声音辨别和声源定位能力,这显然需要听觉系统进行复杂的信息处理。本文报道了螽斯前胸神经节中的听觉上升神经元AN3的声反应特征及其在脑中的投射。AN3属准紧张型听觉神经元,有较高的敏感性,方向性和强度编码能力,在听觉信息加工中起重要作用。其轴突投射主要集中在间脑外侧区,与脑内局部听觉中间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动力学普遍方程的一种应用方法,把它与达朗伯原理相结合,来求解多自由度的非自由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在某些情况下,或许会比过去的应用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9.
10.
触觉理论是赫尔德美学的重要的、核心的组成部分。赫尔德借势于18世纪欧洲知识界的触觉研究和鲍姆嘉通的美学学科之创立,探析触觉的性质并将其明确纳入美学范围。赫尔德将触觉归属于作为“心灵底基”的“幽暗”领域,通过将触觉与视觉相比较,赋予触觉高于视觉的首要性和优越性。他提出,触觉之模糊、缓慢及与对象“相渗”等性质,有助于呈现世界并引领心灵进入“幽暗”之域,由此肯定触觉在认知、审美和形而上学方面的潜能。赫尔德触觉美学之赞扬情感与幽暗的价值等,实质上指向了对启蒙理性的批评,并预构了德国浪漫派的精神倾向。触觉美学包含的情感与身体维度,对当代美学的发展亦极富启发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