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张忠兴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1991,6(4):489-498
本文重新论述有界灰方阵的非奇异性判别问题,提出“条件非奇异”与“最大非奇异子元值域”的新概念,指出现有结果的局限性,给出了一些实用判据,并对灰逆阵的存在性条件与定义域作了研究.此外,本文又提出有界灰矩阵的“灰秩”的新概念与算法,建立了有界灰矩阵恒满秩、恒不满秩、条件满秩的判据。 相似文献
3.
双吡唑桥联的大环状钯(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dipyrazol-bridged macrocyclic palladium(Ⅱ) complex [{Pd(en)}4L4](NO3)8 (en=ethylenediamine, L=3,3′,5,5′-tetramethyldipyrazol) 1 was prepared in water through a [4+4] macrocyclization of cis-(ethylenediamine)Pd(Ⅱ) nitrate and the neutral form of the dipyrazol ligand 3,3′,5,5′-tetramethyldipyrazol. This cationic palladium macrocycle is highly distorted rather than a planar macrocycle and can hold eight nitrate anions around the macrocyclic framework through both hydrogen bonding and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CCDC: 192017. 相似文献
4.
用银氨溶液对微米级铜粉镀银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微米级铜粉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特性与催化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导电涂料、电极材料、催化剂等领域。但铜粉微细化后,由于粒子的比表面很大,其化学活性很高 [1],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氧化亚铜,失去原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在铜粉表面镀银形成铜银双金属粉,既提高铜粉的抗氧化能力,又可保持铜粉的优良特性 [2,3],此项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科学工作者注目的课 题 [4,5]。本文对微米级铜粉镀银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 高分散度的微细体系,拥有极大的表面积,具有很高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会产生很强的界面吸附作用,该作用将会对化学反应产… 相似文献
5.
6.
由功能化穴醚核与六个双金(Ⅰ)配位单元构筑的金属基树形超分子的自组装及发光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组装的金属基树形大分子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研究方向,迄今,人们大多采用金属离子、有机基团、簇合物等作为金属基树形大分子的生长核心,采用超分子主体穴醚作为生长核心构筑树形大分子的工作还未见报道,我们曾报道了一系列多氮席夫碱穴醚和还原后的八胺穴醚的合成及其性质, 相似文献
7.
微米级铜-银双金属粉镀层结构及其抗氧化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微米级铜粉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特性与催化活性 ,被广泛用于导电涂料、电极材料、催化剂等领域 但铜粉微细化后 ,由于粒子的比表面很大 ,其化学活性很高[1],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氧化亚铜[2],失去原有的物理化学特性 在铜粉表面镀银形成铜 银双金属粉 ,既能提高铜粉的抗氧化能力 ,又可保持铜粉优良特性[3 ,4] 我们在铜粉表面镀银的研究中发现 ,当铜粉表面银含量达到一定值后 ,铜 银双金属粉就具备了常温抗氧化能力 ,并不需要铜粉表面完全包覆银 ;而温度升高时 ,表面银含量不同的双金属粉抗氧化温度不同 说明镀银铜粉氧化性与…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