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选取12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通过等离子体热解实验考察了煤的挥发分产率、煤中氧质量分数、灰分产率对乙炔收率和结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挥发分产率为30%~40%的烟煤,热解时具有较高的乙炔收率;含氧量越高的煤,生成的碳氧化物越多,相应的乙炔收率较低;煤中的矿物质与乙炔收率之间并不存在相关性,但煤中的矿物质有利于CO的生成。影响结焦量的主要因素与煤的矿物质密切相关,煤中掺入二氧化硅和天然河沙能够明显增加结焦量,改变结焦形态。 相似文献
4.
应用等离子体辅助煤气化反应装置对大同煤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供气量、供粉速率、发生器输入功率、水蒸气压力以及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CaCO3 和CaO对煤气化反应的影响,并对不同条件下产品气体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装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供煤速率150 g/min、供气量18 m3/h、等离子体发生器输出功率100 kW、水蒸气出口压力0.3 MPa。加入添加剂CaCO3和Ca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5%时,催化效果最好。根据CaCO3和CaO的实验数据可知,在等离子体辅助煤气化过程中CaCO3起催化作用为主,CO2还原为辅。 相似文献
5.
利用物质在恒温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能量的特性,将暂时不用的能量储存起来,待需要时再加以利用,这类材料统称为相变储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空调节能、建筑节能、甚至空间技术等方面[1-5]. 相似文献
6.
开发高效稳定的甲醇制甲醛催化剂意义重大,但催化剂稳定性差和甲醛选择性低的问题仍然存在.以嵌入氮化碳中的铜四原子团簇(Cu4-C5N2H2)催化剂作为模型,基于DFT-D3探索了甲醇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和裂解反应机理.结果表明, Cu4-C5N2H2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高的甲醛选择性,甲醇在Cu4-C5N2H2表面裂解的最优路径为CH3OH→CH3O→CH2O,电荷分析结果显示催化剂与甲醇之间的电子转移使得甲醇得以活化.这些结果为合理设计高效甲醇制甲醛催化剂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C_(3)H_(8)和CO_(2)在Ni_(x)Cu_(y)-B_(24)N_(28)(x+y=4,x=1、2、3、4)表面吸附及速控步骤反应机理.计算了C_(3)H_(8)、CO_(2)和相应中间体在Ni_(x)Cu_(y)-B_(24)N_(28)表面的吸附能以及6条可能路径下的反应热和活化能.计算结果表明,C_(3)H_(8)和CO_(2)在Ni_(x)Cu_(y)-B_(24)N_(28)表面是物理吸附,C_(3)H_(8)+CO_(2)→CH_(3)CHCH_(3)+OCOH是最有利的路径,其在不同催化剂表面的活化能顺序是NiCu_(3)-B_(24)N_(28)(1.42 eV)、Ni_(2)Cu_(2)-B_(24)N_(28)(1.57 eV)、Ni_(3)Cu-B_(24)N_(28)(1.62 eV)、Ni_(4)-B_(24)N_(28)(1.75 eV).由此可知,在Ni_(x)Cu_(y)-B_(24)N_(28)催化CO_(2)氧化C_(3)H_(8)的体系中,Cu含量直接影响其催化活性,即NiCu_(3)-B_(24)N_(28)用于催化CO_(2)氧化C_(3)H_(8)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9.
PVC的热解/红外(Py/FTIR)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热解/红外联用仪(Py/FTIR)考察了PVC的热解过程,结果表明,PVC在200℃时开始放出HCl,300℃左右达到最大,在红外谱图上HCl气体的振-转吸收区是3100cm^-1~2600cm^-1,有P支和R支出现;随后-CH2-基在2860cm^-1和2930cm^-1处的吸收明显增强,可认为是生成的多烯碎片进一步裂解生成脂肪族化合物的结果;同时有芳烃在1620cm^-1、3010cm^-1和900cm^-1~600cm^-1处的吸收出现。这是由于除了部分多烯碎片规则断裂形成酯肪烃类物质的挥发分外,还有一部分通过分子重排、环化形成芳烃结构,其中的一部分以芳烃类物质进入挥发分,另一部分聚合形成稠环芳香族物质,最后变成焦粒。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PVC的热解机理,即PVC首先脱出HCl气体,进一步热解产生多烯结构,并通过分子重排、环化形成芳烃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从山西某焦化废水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出一株耐盐菌株LV4,对其进行鉴定和高盐条件下的喹啉降解性能的研究。通过菌体形态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LV4归属于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耐盐菌株LV4可在盐度为4%的高盐条件下以喹啉为唯一碳氮源进行生长,并可完全降解初始浓度不高于200 mg/L的喹啉,对应的TOC降解率不低于83.26%,表明菌株LV4在高盐环境中对喹啉具有良好的矿化降解效果。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耐盐菌株LV4在高盐条件下降解喹啉的适宜温度为30℃、pH为7~8、转速为120r/min。在高盐环境中耐盐菌株LV4能同时降解喹啉和吡啶,并且吡啶的共存加速了LV4对喹啉的降解,这为高盐废水生物强化处理提供了良好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