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   4篇
物理学   1篇
  2025年   2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与乙二醇(EG)为原料,采用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中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实验结果指出,当原料配比n(EG):n(DMT)=2:1,反应温度为150℃,离子液LMS-4的用量为3.5%(g/g DMT)时,聚合物产率可达到94.1%,分子量Mw保持在2000左右.底物配比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物分子量有一定影响.同时,对可能发生的反应历程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2.
在确保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原有超高真空系统及性能指标的基础上,设计并研制出一套适用于半导体光生电荷分离及迁移的原位XPS分析测试系统.将XPS与半导体光照体系相结合,实现了外载激发光源与X射线同步照射于半导体表面,观测并记录样品中特征元素结合能峰位数据.通过对比光照前后结合能峰位变化,判定光致激发半导体材料光生电荷分离及迁移的方向及确定其量化数据.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电池负极界面固体电解质(SEI)膜是决定电池性能与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准确解析SEI膜的化学组成及其深度分布对于认识SEI膜的形成机理和优化电池性能具有重要意义。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深度剖析技术是研究SEI膜表面深度组分变化的重要方法,但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存在诸多关键影响因素。通过XPS深度剖析技术系统研究了样品传递、溅射能量以及溅射面积等关键因素对SEI膜表面深度组分表征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样品传递方式的选择十分关键,空气中快速传样会导致SEI膜表面发生化学变化,因此应采用准原位传样方式以保持SEI膜的原始状态。在Ar+溅射过程中,适当提高溅射能量可以提高溅射速率,但不会对深度组成分布的分析结果造成明显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溅射面积大小对不同元素的溅射速率存在差异,表明溅射速率与元素种类有关,需要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溅射面积,以获得SEI膜准确的深度组成信息。该研究结果为采用XPS深度剖析技术精准解析锂离子电池SEI膜的组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4.
混合稀土"常乐"对大鼠脾细胞IL-2和γ-IFN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脾体比、常规组织学染色观察、淋巴细胞转化率试验及脾细胞IL 2与γ IFN水平的检测研究了不同剂量混合稀土"常乐"灌胃不同时间对大鼠脾脏形态及机能的影响。各剂量组"常乐"灌胃1个月后,大鼠脾体比、脾脏形态结构及免疫功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常乐"灌胃6个月后,2,0.2mg·kg-1剂量组可使大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2,0.2,0.1mg·kg-1剂量组分泌IL 2水平上升。20,10mg·kg-1剂量组淋巴细胞转化率及IL 2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针对成像光谱仪结构复杂、谱线弯曲难以校正的问题,设计并研制了一款基于单一透射光栅分光的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建立了单一透射光栅分光模型,计算确定了分光系统的设计参数,其中,分光系统中准直部分和聚焦成像部分采用完全相同的光学结构,有利于像差校正,也能降低系统成本。设计过程中,以光谱分辨率为主要目标,从聚焦系统到整体分光系统进行逐步优化,最终设计了一套狭缝宽度为11.42μm,工作波段为450 nm~650 nm,光谱分辨率为2 nm,F数为2.5,谱线弯曲最大值为19μm,色畸变最大值为0.35μm的分光系统。根据设计结果完成了该成像光谱仪的制造和装配,并进一步对其进行推扫实验测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光谱分辨率不低于2 nm,达到了设计要求,证明该光谱仪成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