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白光LED用NaGd_(0.95-x)(WO_4)_2∶0.05Eu~(3+),x Bi~(3+)(x=0,0.02,0.04,0.06,0.08)和NaGd_(0.95-y)(WO_4)_2∶0.05Eu~(3+),y Sm~(3+)(y=0,0.01,0.02,0.03,0.04)系列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荧光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分析了样品的物相结构、颗粒形貌以及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少量离子掺杂对NaGd(WO_4)_2的晶体结构影响较小,样品均为四方晶系、白钨矿结构的纯相;颗粒形貌呈四方盘状,且粒度均匀,分散性良好,Bi~(3+)或Sm~(3+)的引入使颗粒尺寸由原来的4μm分别增加至5μm和6μm。该系列荧光粉均可被近紫外光(394 nm)有效激发,其最强发射峰位于614 nm处,归属于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掺杂适量的Bi~(3+)或Sm~(3+)可有效提高NaGd_(0.95)(WO_4)_2∶0.05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和红光的色纯度,其中Sm~(3+)的引入对其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固态反应制备纳米钙钛矿型物质及其反应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iCl4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为原料, 采用低温固态反应合成了钙钛矿纳米晶. 首先, TiCl4水解制备高活性TiO2•H2O (H2TiO3), 再分别与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按物质的量比1∶1均匀混合研磨1 h后,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XRD分析显示产物均为钙钛矿型物质. TEM形貌观察, 粒子均匀, 分散性较好, 平均粒径小于80 nm. 通过对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产物的XRD分析推断出了化学反应为该低温固态反应速度控制步骤, 并分析了影响反应温度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3.
4.
BaZrxTi1-xO3·yLa2O3固溶体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00℃以下用软化学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系列BaZrxTi1-xO3·yLa2O3O(0≤x≤0.3,0≤y≤0.04)固溶体纳米粉末.XRD物相分析及d-间隔-组成图证明,产品为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从TEM谱图观察,粒子为均匀球形,平均粒径60nm.通过制陶实验对该系列固溶体的介电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掺杂方法在BaTiO3中掺入适量锆和镧后,样品的室温介电常数可提高20倍. 相似文献
5.
6.
高分散纳米二氧化钛混合晶体的合成、结构与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Using TiCl4 and urea as the raw materials and nanometric carbon black as plate, nanometric mix-crystals of rutile and anatase TiO2 were prepared at 100 ℃ for 10~180 min by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effects of pH on the ratio of nanometer TiO2 mix-crystals were also discussed. TEM measurement indicates that the TiO2 is spherical particles, and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particles is 20 nm. XRD and TG-DTA were also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nanometer mix-crystal materials. The photocatalytic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mix-crystal material has the best photocatalytic reactivity. After being irradiated under the sunlight for 40 min, the compound can completely degrade the acid-red 3R. 相似文献
7.
自组装合成纳米复合TiO2-ZnO介孔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TiCl4, ZnSO4•7H2O为原料, 尿素为沉淀剂, 利用可溶性淀粉大分子链的空间位阻效应和高分子网络的阻隔作用, 以纳米级碳黑为模板, 采用微波加热、均相沉淀法合成出了一系列纳米TiO2-ZnO复合介孔材料. XRD分析证明反应前驱体为非晶态, 500 ℃以上转变为锐钛矿结构的TiO2和ZnTiO3, 当Ti∶Zn=1(摩尔比)时, 产物全部为ZnTiO3 (TiO2•ZnO). TEM形貌观察结合N2吸附表明, 基本粒子为球形, 粒径15~20 nm. 最可几孔径8~10 nm. EDS分析证明产品中Ti∶Zn的分析测定值与实际的投料值基本一致, 并且掺杂均匀性好. 光吸收及光催化实验发现Zn含量为50%时, 光催化效果最好, 在日光照射90 min后, 此TiO2-ZnO复合材料对藏蓝染料溶液降解率可达到100%, 其光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8.
Cu3V2O7(OH)2·2H2O纳米线的制备及光吸收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CuSO4·5H2O和 NH4VO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u3V2O7(OH)2·2H2O纳米线.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样品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Cu3V2O7(OH)2·2H2O纳米线直径约80 nm,长度达到几个微米.对纳米线形成机理研究表明:该纳米线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反应温度和反应体系pH值等因素.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显示Cu3V2O7(OH)2·2H2O纳米线具有较宽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范围,计算其带隙宽度为1.94 eV. 相似文献
9.
均相沉淀法合成纳米ZnO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ZnSO_4、尿素为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在90 ℃合成出了纳米ZnO,并就反应 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及物料配比等条件对产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XRD物 相分析,产物为六方晶系;TEM形貌观察,粒子基本为球形,平均粒径20 nm;并用 IR,TG-DTA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了光吸收 性能,发现纳米氧化锌对200~380 nm波长范围的光有很强吸收性,在可见光范围 内,也有较强的吸收。利用纳米氧化锌作为光催化剂对有机染料溶液进行了降解实 验,发现在日光照射60 min后,对酸性大红4BE的降解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0.
以TiCl4、SnCl4为原料, 尿素为沉淀剂, 纳米级碳黑为模板, 可溶性淀粉为阻聚剂, 采用微波加热, 均相沉淀法合成出了一系列Sn掺杂纳米TiO2介孔材料. XRD分析证明反应前驱体为非晶态, 400℃以上转变为锐钛矿结构. TEM形貌观察, 粒子基本为球形, 平均粒径20 nm. EDS分析证明产品中Ti︰Sn的分析测定值与实际的投料值基本一致, 并且掺杂均匀性好. 光吸收及光催化实验发现Sn含量(摩尔浓度)为10%时, 光催化效果最好, 在日光照射70 min后, 此Sn掺杂的TiO2对藏蓝染料溶液降解率可达到100%, 其光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