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2篇 |
免费 | 129篇 |
国内免费 | 7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3篇 |
晶体学 | 1篇 |
力学 | 47篇 |
综合类 | 5篇 |
数学 | 22篇 |
物理学 | 232篇 |
综合类 | 11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58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赵仁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9(1):43-44
指出了应用现行的感应电动机串级调速机械特性方程进行计算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另一种表达形式的机械特性方程. 相似文献
62.
63.
64.
65.
微滴喷射增材制造技术中沉积微滴的大小与均匀性是影响成型件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生成均匀微滴的压电驱动式微滴喷射装置,通过压电材料带动柔性膜片振动,将液体从喷嘴中喷出生成微滴,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控制参数下膜片振幅及其对生成微滴尺寸和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膜片振幅大小受到驱动电压和压电频率的共同影响,压电频率是导致膜片中心点振幅实验测量值小于理论计算值的主要原因,膜片振动会导致喷嘴内部压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微滴生成尺寸.在相同驱动电压条件下,压电频率为10 Hz时存在压电膜片振幅最大值.随着膜片振幅的增大,喷孔处液体速度和液柱长度增大到临界值时可以生成微滴,当喷孔处的液柱长度超过临界值时,会形成卫星液滴. 当膜片振幅区间在30 $\mu$m$\sim $42 $\mu $m可以稳定生成微滴,生成最小微滴尺寸为339.8$\mu$m,直径最大变化率为0.29%,相邻两微滴间距最大变化率为2.67%,生成微滴的尺寸及均匀性较好.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压电式微滴喷射装置的液滴生成质量. 相似文献
66.
67.
针对目前同批次驱动电路对同一光源控制效果存在差异的问题,开展器件一致性对光纤陀螺用SLD光源特性影响的研究,找到影响驱动电路一致性的关键部位,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规范驱动电路制作过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温控电路差异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惠斯通桥两臂电阻偏差、热敏电阻与同臂电阻偏差、正/负电源精度、运算放大器输入失调电压,以及积分电路的运放精度;造成恒流源电路差异的因素主要是指示器误差、驱动电流漂移误差和恒流源器件选配误差;通过采取元器件配对、调试、更换高精度器件等措施,可消除或大幅降低上述电路差异。试验结果证明,按照理论规范生产的驱动电路板一致性显著提高,可达到同类进口驱动电路的水平。 相似文献
68.
69.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转换开发方式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F油田依据现有井网条件进行综合调整,借鉴其他油田成功经验,将直井与水平井组合驱泄复合(vertical well and horizontal well combined flooding and drainage, VHSD)开发成为吞吐后期接替有效开发的主要方式。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VHSD开发蒸汽腔发育规律研究,跟踪流体流动轨迹,剖析剩余油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多轮次蒸汽吞吐建立注采井间水动力连通时,油层的动用情况决定了蒸汽腔的初始形态,随着蒸汽持续注入,蒸汽腔经历了形成、横向扩展、向下扩展三个阶段,各阶段蒸汽腔扩展方向不同,对应着不同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生产特征变化,其中蒸汽腔横向扩展阶段为主要产油期,阶段产出程度达28.8%,油藏最终采收率可达58.3%。 相似文献
70.
分析了几种常见蜗杆类型与测量有关的参数计算方法,阐述了测量蜗杆齿形时干涉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计算方法.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渐开线蜗杆,其测量干涉误差值为0;对法向直廓蜗杆和阿基米德蜗杆,其测量干涉误差值随蜗杆螺旋线升角的增大而急剧增加,愈接近蜗杆齿根,干涉误差值愈大.因而提出用坐标测量系统测量精密蜗杆齿形时,应根据实际蜗杆螺旋面参数及探头参数计算不同测量点的干涉误差值,并消除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