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79篇
  免费   4270篇
  国内免费   5412篇
化学   2346篇
晶体学   94篇
力学   1731篇
综合类   969篇
数学   14942篇
物理学   6318篇
综合类   38161篇
  2024年   249篇
  2023年   941篇
  2022年   1032篇
  2021年   1111篇
  2020年   928篇
  2019年   948篇
  2018年   599篇
  2017年   1006篇
  2016年   1186篇
  2015年   1471篇
  2014年   2591篇
  2013年   2283篇
  2012年   2881篇
  2011年   3170篇
  2010年   3155篇
  2009年   3254篇
  2008年   3719篇
  2007年   3361篇
  2006年   2957篇
  2005年   2847篇
  2004年   2544篇
  2003年   2496篇
  2002年   2220篇
  2001年   2345篇
  2000年   1821篇
  1999年   1593篇
  1998年   1458篇
  1997年   1301篇
  1996年   1528篇
  1995年   1385篇
  1994年   1281篇
  1993年   864篇
  1992年   888篇
  1991年   800篇
  1990年   739篇
  1989年   688篇
  1988年   377篇
  1987年   245篇
  1986年   115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10篇
  1965年   7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OUH体系的结构和分析势能函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密度泛涵B3LYP方法优化出了OUH分子的各种结构,确定了最稳定构型和离解能,以及它们的谐性力常数,并导出双原子分子UH,UO的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及其光谱数据。采用多体项展式方法,导出OUH(X^4A')基态分子的分析势能函数,获得OUH(X^4A')体系的势能面,考察了这个势能函数的基本性质,正确地复现出OUH分子的平衡结构特征,结果表明:U+OH,O+UH,H+UO的反应均为无阈能的放热能反应。为进一步探讨OUH体系的反应动力学过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2.
在束-气条件下,通过检测产物的化学发光,研究了亚稳电子激发态He(23S)原子与CH3Cl、CH3I传能反应.采用参比反应的方法,测得了由上述反应产生的主要碎片CH(A2△)、CH(B2∑-)、CH(C2∑+)和H*形成速率常数.通过对测得的CH(A2△-X2∏r)和CH(B2∑--X2∏r)色散谱进行计算机模拟,获得了初生态的CH(A2△,v=0-2)和CH(B2∑-,v=0态)的振动-转动布居,实验结果表明,CH(A2△,v=0)态的转动布居是呈双Boltzman分布的,并且反应的可资用能大部分将转变成产物的平动能.根据实验结果和反应阈能的分析,本文对He(23S)与CH3Cl/CH3I传能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3.
分子力场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子力学(简称MM)是近年来化学家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与量子力学从头计算和半经验方法相比,用分子力学处理大分子可以大大节省计算时间,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用分子力学方法计算得到的分子几何构型参数与实验值之间的差值可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所以,分子力学是研究生物化学体系的有效和可行的手段。分子力学的核心是分子力场。本文介绍了分子力场的量子力学背景、分子力场和光谱力场之间的关系。分子力场的一般形式、分力  相似文献   
984.
研究了邻、间、对 -氯苯甲酸钠并记录了这些化合物的 NMR和振动光谱。用能量合适的分子做了单点计算 ,确立了氯和钠对分子中电荷分布的影响 ,并对邻、间、对氯苯甲酸钠分别与苯甲酸钠以及邻、间、对氯苯甲酸做了比较。从各种不同的方法中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 ,且表明氯和钠影响了苯甲酸的芳香体系 ,氯和钠的影响特征取决于氯在环上的位置 ,并在碳原子上计算的形式电荷和它的化学位移之间提出相关性。  相似文献   
98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在B3LYP/6-311++G(d,p)基组上计算得到了21种N8H8链状异构体, 并研究了这些异构体间可能的互变异构情况. 为了得到更为精确的能量信息, 计算了QCISD(T)/6-311G(d,p)基组水平上各物质的能量. 所得的21种异构体分为4类(4种类型链状化合物): A为直链, B有一个支链, C有2个支链, D有3个支链; D类只有一种, A类稳定构型2种, B类稳定构型12种, C类稳定构型6种; 相对稳定的分别为: B2-1构型, B2-3构型和C23-2构型. 我们研究发现N8H8链状异构体中含有明显N=N双键特征有利于化合物稳定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86.
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两种结构不同的丙烯酰 β 环糊精酯 (β CD 3 A和 β CD 6 A) ,以此为单体与甲基丙烯酸N ,N 二甲氨基乙酯 (DMAEMA)通过氧化还原自由基引发聚合 ,合成出两类含 β 环糊精结构单元的新型水凝胶 .用核磁共振 ,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对两种单体及共聚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溶胀实验结果表明 ,两类水凝胶均具有较好的pH、温度及离子强度敏感性 ,且因其交联网络结构不同 ,其溶胀性能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87.
固固相反应合成牛磺酸水杨醛钾与锑、铋的配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牛磺酸水杨醛钾,并采用室温固固相反应法合成了牛磺酸水杨醛钾与三氯化锑和三氯化铋的配合物,其组成为:K2MC18H20O8N2S2 (M = Sb, Bi)。两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均属于单斜晶系,锑配合物的晶胞参数为:a = 1.2869 nm, b = 1.7636 nm, c = 1.9917 nm, β= 93.79埃活榕浜衔锏木О问篴 = 1.4770 nm, b = 2.0334 nm, c = 2.0149 nm, β= 94.05。红外光谱表明N、Cl原子参与了配位,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5。  相似文献   
988.
Precursor molecule (R)-6,6′-bis(triethoxysilylethen-2-yl)-2,2′-di(methoxyethoxymethyloxy)-1,1′-binaphthyl (R-2) was synthesized by Pd-catalyzed Heck reaction of (R)-6,6′-dibromo-2,2′-di(methoxyethoxymethyloxy)-1,1′-binaphthyl (R-1) intermediate with vinyltriethoxysilane. The hydrolysis and polycondensation of the precursor R-2 produced the corresponding xerogel. Both precursor and xerogel were analysed by NMR, FTIR, UV, CD spectra, fluorescent spectroscopy, polarimetry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precursor and xerogel can emit strong blue fluorescence and are expected to have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separation of chiral molecules as fluorescent sensor. The precursor exhibits strong Cotton effect in its circular dichroism (CD) spectrum indicating a highly rigid structure.  相似文献   
989.
赵学庄  许秀芳 《物理化学学报》2004,20(10):1175-1178
将模糊数学方法引入对分子对称点群的研究,建立描述具有不完整分子对称性的模糊点对称群(集合).建立具有模糊对称性分子轨道的模糊表示及其模糊特征标(模糊广义宇称).通过对典型的线状分子、平面分子以及非平面的立体分子等进行分析,展示了一个新的理论化学园地.初步探讨了具有模糊对称性的动态反应体系.从模糊对称性出发,探讨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半定量特征.  相似文献   
990.
确定了N-[(4-二甲基氨基)-苄叉基]-2-氨基苯并咪唑(1),N-[(4-二甲基氨基)-苄叉基]-2-氨基苯并噻唑(2)和N-苄叉基-1-氨基-萘(3)的晶体结构。利用AM1,RHF,DFT方法和STO-3G,4-31G,6-311G及6-311G基组,优化每个分子的23个扭曲构象(θ=0°~-89°)。尽管不同方法得到的最优构象的扭角不同,分子扭曲的驱动力总是起因于电子作用,在任一分子、任何电子态中,离域的π体系总是失稳定的,全平面构象不是π体系最稳定的构象。π电子的离域是分子扭曲的驱动力之一,与经典观点相反,非键原子间的核排斥作用是分子扭曲的阻力,而不是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