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4篇 |
免费 | 316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4篇 |
晶体学 | 1篇 |
力学 | 242篇 |
综合类 | 7篇 |
数学 | 23篇 |
物理学 | 456篇 |
综合类 | 6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64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73篇 |
2012年 | 105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71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基于Stokes矢量的实时偏振差分水下成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偏振差分水下成像能够有效地克服光散射效应造成的图像退化问题, 在水下物体探测与识别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传统的偏振差分方法靠光学检偏器的无规则机械转动来实现对散射背景的共模抑制, 限制了其在水下成像过程中的实时探测性能. 本文通过分析偏振差分探测原理来建立偏振差分成像模型, 从理论上提出了基于Stokes矢量的计算偏振差分水下实时成像系统, 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Stokes矢量的计算偏振差分成像不仅与传统的偏振差分方法具有相同的水下探测效果, 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快速成像过程. 该方法可以应用到目前的偏振成像仪器系统, 实现无需人-机互动的自动化实时偏振差分水下成像, 进一步提高水下物体探测与识别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2.
脉冲磁约束线形空心阴极放电形成的大面积等离子体片可应用于等离子体天线、隐身及模拟超音速飞行器表面的等离子体鞘套. 本文首次利用实测等离子体片电子密度时空分布和横向场传播矩阵法, 研究了电磁波在等离子体片中反射率、透射率、吸收率随频率及脉冲放电时间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极化方向平行磁场的电磁波, 在小于截止频率的低频带内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吸收率, 增大电流, 反射率增加, 吸收率下降, 在大于截止频率的高频带内反射率和吸收率较低, 增大电流, 透射率下降, 吸收率升高; 极化方向垂直磁场的电磁波在高混杂谐振频率附近存在吸收率明显增强的吸收带, 谐振吸收峰值与放电电流无关; 脉冲放电期间, 电磁波的反射率、透射率与吸收率由不稳定过渡到稳定的时间约为100 μs, 过渡时间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加而增大, 极化方向垂直磁场、小于截止频率的电磁波在稳定放电阶段谐振吸收较强.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利用等离子体片实现对电磁波的稳定高反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3.
基于分层空时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 但要实现这种潜力需要复杂的空时信号处理方法, 以抵消来自水声信道的多径干扰和异步到达干扰, 以及叠加在接收端的各层信号之间的干扰. 对低复杂度的空时信号处理方案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基于子信道传播时延排序的有序连续干扰抵消信号检测算法, 利用子信道间的传播时延差, 实现可使差错概率最小的最佳检测排序; 给出了利用信道估计, 以极低的计算量确定排序的方法, 从而可以大幅降低信号检测的计算复杂度. 采用低复杂度的单载波频域均衡来抵消水声信道中的码间干扰和异步到达干扰. 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时延排序的信号处理算法可以获得检测性能的改善, 而且性能增益在高数据率时更加显著.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有效的信号处理方法可使水声信道中造成信号检测干扰的传播时延成为改善系统性能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4.
水下强声波脉冲负压的产生和空化气泡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利用高速摄影和压力传感器测量的方法, 对曲面反射式水下强声波脉冲的传播和聚焦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发现, 椭球面反射罩在起到汇聚声能的作用的同时也将使得强声波脉冲在传播过程中形成负压区, 并由此而引发近场声传播通道上空化气泡群的产生. 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利用基于Kirchhoff衍射定理的声传播模型和大振幅条件下的QX气泡运动方程, 对强声波脉冲负压区的形成原因及空化气泡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在焦前区, 源于反射罩内表面的\"尾波\"和出口处的\"边缘波\"在传播过程中将形成反射波中的负压区; 在焦后区, 源于反射罩顶点的\"中心波\"在传播过程中将形成反射波中的负压区. 在反射波作用下, 空化气泡体现出了\"正压区受压缩并振荡, 负压区膨胀\"的运动特点. 在反射波之后, 空化气泡将出现成长、坍缩和回弹等典型的物理过程. 研究结果对曲面反射式水下强声波传播物理规律的认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5.
156.
为进一步研究霍尔推进器壁面二次电子发射对推进器性能的影响,采用流体模型数值模拟了二次电子磁化效应的等离子体鞘层特性.得到二次电子磁化鞘层的玻姆判据.讨论了不同的磁场强度和方向、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以及不同种类等离子体推进器的鞘层结构.结果表明:随器壁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增大,鞘层中粒子密度增加,器壁电势升高,鞘层厚度减小;鞘层电势及粒子密度随着磁场强度和方位角的增加而增加;而对于不同种类的等离子体,壁面电势和鞘层厚度也不同.这为霍尔推进器的磁安特性实验提供了理论解释.关键词:霍尔推进器磁鞘二次电子 相似文献
157.
158.
水中目标回波亮点统计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礁石和海洋动物引起的混响是主动声纳最严重的干扰, 如何区分礁石、鱼群和水中目标一直是制约主动声纳识别技术的难点问题. 针对礁石与目标回波难以区分的问题, 从特征识别的应用角度, 研究水中复杂目标全方位回波亮点特征的有效表征和应用方式, 基于目标回波亮点模型, 提出拷贝相关器输出的目标散射函数估计方法, 给出对目标回波亮点相对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目标回波特征统计表征方式, 并基于湖上实验提取了物理机理明确的目标回波亮点统计特征, 使得目标时间-角度谱中所蕴含的目标特征信息能够很直接地转化为主动声纳易于应用的目标特征.关键词:水中目标回波亮点统计特征 相似文献
159.
基于差分Pattern时延差编码和海豚whistles信号的仿生水声通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传统的隐蔽水声通信方法带来的通信性能降低问题, 提出了一种将差分 Pattern 时延差编码通信体制与海豚whistles信号相结合的仿生水声通信技术. 海豚whistles信号频带较窄且各信息码元间隔不等、码元之间互相关性较弱, 选取whistles信号作同步码和Pattern 码, 并以相邻whistles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值携带信息. 这种仿生的水声通信信号不易被敌方探测、截获, 且差分Pattern时延差特殊的编码方式也不易使信息被破译, 因此该水声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 且在抗码间干扰以及抗多普勒效应方面具有优异性能. 本文对系统进行了水池实验, 在信噪比为0 dB、存在相对运动时实现了通信速率为67 bit/s的低误码数据传输, 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稳健性和隐蔽性.关键词:仿生水声通信差分Pattern时延差编码海豚whistles信号隐蔽性 相似文献
160.
V. A. Dougalis F. Sturm G. E. Zouraris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Applied Sciences》2009,32(12):1519-1540
We consider the third‐order Claerbout‐type wide‐angle parabolic equation (PE) of underwater acoustics in a cylindrically symmetric medium consisting of water over a soft bottom B of range‐dependent topography. There is strong indication that the initial‐boundary value problem for this equation with just a homogeneous Dirichlet boundary condition posed on B may not be well‐posed, for example when B is downsloping. We impose,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another homogeneous, second‐order boundary condition, derived by assuming that the standard (narrow‐angle) PE holds on B, and establish a priori H2 estimates for the solution of the resulting initial‐boundary value problem for any bottom topography. After a change of the depth variable that makes B horizontal, we discretize the transformed problem by a second‐order accurate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and show, in the case of upsloping and downsloping wedge‐type domains, that the new model gives stable and accurate results. We also present an alternative set of boundary conditions that make the problem exactly energy conserving; one of these conditions may be viewed a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Abrahamsson–Kreiss boundary condition in the wide‐angle case.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