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6篇
力学   4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7篇
综合类   9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01.
Indonesia has been blessed with excellent solar heat distribution, which can be used as renewable energy to heat water. Various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utilize these inexhaustible thermodynamic resources, in the form of photons arrays, converted into concentrated heat for daily use, i.e., solar water heater. This renewable-based water heating system can provide significant energy efficiency, benefit the environment, and reduce energy use costs.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attempts to harvest the energy from the sun using a cylindrical through collector (CTC) type solar concentrator. The CTC was made of the solar reflective film (SRF) affixed to concentrator collector surfaces which was then mounted on an adjustable angle frame of the concentrator collector support. The heat generated from the concentrator was stored in water, and phase change material is embedded in the system to retain the heat longer. The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in Langsa City, Aceh, Indonesi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ater heaters using CTC systems could produce 16 L of hot water retained at 40–60 °C for four hours. With the addition of beeswax, the water temperature of the same capacity can be maintained at 40–60 °C for around 5 h. This technology demonstrated an excellent result that produces as much as 60 L of water per day, increasing solar thermal energy efficiency. This technology presented a great potential for replication or even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n an industrial scale.  相似文献   
102.
30m~2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性能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30 m~2槽式太阳能集热试验装置,对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太阳能集热器光热转化过程,建立了太阳能能量转换与传递模型,并开发了模拟计算程序,研究了集热器关键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集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具体考察了太阳辐照强度、工质流量、环境风速、吸热管管径等对集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随太阳辐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工质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存在最佳的吸热管管径使得集热效率最大。研究结果将为太阳能集热器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川西地区中古生界海相天然气基础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海相区域在中古生代位于上扬子地台西缘台-槽过渡带,经历了基底形成阶段、地台及其周缘盆地形成演化阶段、前陆盆地形成演化盆山耦合三大演化阶段。"槽盆"或"台盆"形成演化控制烃源坳陷形成及演化,孕育多套烃源岩。印支晚期构造运动是川西构造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改变了晚三叠世以前扬子西缘川西克拉通及其周缘盆地演化的构造格局,调整了印支晚期前的川西海相油气系统。燕山-喜马拉雅多期次构造运动龙门造山带的强烈抬升挤压,使该区海相油气系统遭到破坏,部分可能被调整改造,在新的成藏背景下调整成藏;龙门山推覆带下存在的中古生界"原地体",保存条件好,其中有可能形成大中型的天然气藏。川西海相中古生界天然气基础地质条件优越,是有利的天然气勘探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104.
吕家坨矿业分公司-950m水平中央水泵房设计应遵循简单、合理、安全、可靠。目前采用的设计是按照传统的设计方式,布置配水巷吸水井,配水巷和水仓暗平交。实践表明该设计方法施工难度较大,工程量大,建设工期长。针对以上问题反思原设计有许多部位需要优化,减少配水巷工程量,把吸水井改为吸水槽。施工实践证明,通过优化改造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少了工程量,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05.
周璐  马红和 《计算物理》2021,38(1):99-105
对Al2O3-合成油纳米流体在槽式太阳能集热管内的传热特性进行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重点考察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模型的影响.通过与管内Nusselt数半经验模型的预测结果对比,表明使用考虑布朗运动的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模型可较好地预测集热管内传热特性.研究表明纳米颗粒与流体基液的相对运动具有促进集热管内传热的作用.最后,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06.
107.
本文分析了齿轮泵封闭容积和封闭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卸荷槽形位、齿侧间隙大小和困油关系,提出了开设阻尼槽式卸荷槽的新方法,从而使齿轮泵在不同齿隙时仍具有容积效率高和压力脉动小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08.
地震勘探设计与评价 (SED)技术 ,是在对地质目标的理论分辨率计算和分析基础上 ,通过室内计算机模拟不同施工参数条件下的野外作业效果 ,最终实现地震采集参数的优化选择。在黄岩三维地震采集参数设计与论证中 ,针对二维资料频率偏低、分辨率不高、多次波发育等问题 ,对SED技术的应用条件进行了改进。①为控制多次波、提高信噪比 ,电缆长度由 30 0 0m增至 390 0m ;相应地 ,最小偏移距从 2 5 3m减小至 180m ,最大偏移距增大到 40 80m。②为保证所接收的地震信号频带宽而且高 ,电缆沉放深度由 11m减至 7m ,震源沉放深度从 7m减至 6m。③使用气泡比更大、频谱更宽、穿透力更强的SLEEVE枪阵。在实际作业中获得了高质量的三维地震资料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目标勘探”。  相似文献   
109.
针对裸岩河床低桩承台的特点,介绍了双壁钢围堰底部的水下爆破炮孔布置、爆破范围、爆破深度、安全距离及防护措施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0.
对无限深运动边界球方势阱,通过引入压缩变换,可将含时运动边界条件化为稳定边界条件,该量子体系等价于一个质量为m电荷为q的粒子与电磁矢势相互作用的量子体系,求出了由于压缩变换而导致的Berry相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