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41篇
力学   27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30篇
物理学   43篇
综合类   342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丙烯腈反应器新型两级旋风分离器由常规的PV型和新开发的PV E型旋风分离器组成。这种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分离性能好、操作稳定等优点 ,能增加现有丙烯腈反应器的处理能力 ,但是目前缺少一种可靠的计算其性能的方法。根据PV型和PV E型旋风分离器的异同 ,提出了一种基于PV型旋风分离器性能计算法的修正方法。冷态试验结果及工业标定数据表明 ,该方法的计算结果可靠 ,精度较高 ,能用于丙烯腈反应器新型两级旋风分离器的设计或指导生产。以齐鲁石化公司 4× 10 4t/a丙烯腈装置为例进行了计算 ,其结果可为分离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对1949—2000年间登陆我国的热带风暴的异常路径及其特征进行统计了分析。结果发现,路径异常热带风暴的偏折点主要出现在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珠江口附近海域及台湾海峡。该类热带风暴多发生于7—9月。其发生频率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以20世纪70—90年代的频率较高。强度(中心风速)较弱和移速较慢的热带风暴易出现异常偏折。  相似文献   
43.
登陆广东热带气旋统计及个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热带气旋造成的危害与其登陆时强度、登陆点及登陆后维持的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根据1949—1988年《台风年鉴》和1989—2001年《热带气旋年鉴》的资料,对登陆广东沿岸的热带气旋作了登陆点及登陆后维持时间等的分类统计。另外,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一对登陆月份、登陆时强度、登陆地点相近,但登陆后维持时间不同的台风——9309号和9908号热带气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季风槽、副高的活动、西南季风的活跃程度、准静止锋云系的发展,以及高空辐散场的建立对热带气旋登陆后的水汽输送和维持时间长短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4.
福建沿海地区既有发展水果生产有利的自然环境条件,也是热带气旋频繁活动的区域。以漳浦县为例,分析了热带气旋对坡地果园生产造成的损失及原因,并提出以景观规划设计等措施为主的坡地果园防风减灾建设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5.
根据切向反转流旋风器的结构特性和流场特性,分析了该种旋风器的阻力构成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与常用的旋风器阻力计算模型对比表明,该模型与试验结果的误差较小,具有较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46.
准确描述热带珍贵树种的林木干形变化,可为预估各材种数量、蓄积量及合理造材提供支撑。以热带格木、红锥和柚木3个珍贵树种,共120株解析木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削度方程、分段削度方程和可变指数削度方程分别构建格木、红锥和柚木3个热带树种的干形曲线方程,通过相关指数、剩余残差平方和、平均残差、残差方差和均方误差统计量比较分析,找出最佳削度模型作为3个树种最终的干形曲线方程,并对各曲线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的3类典型基础模型对每个树种的预估效果都很好,其中基于双因素自动优选法拟合且以分段削度方程构建的干形曲线预估效果最好。3个树种的干形曲线变化趋势表明:相对高在(0~0.8)时,柚木干形变化最大,红锥干形变化最小,格木干形介于二者之间;当相对高0.8时,红锥干形变化最大,格木和柚木干形变化几乎相同。因此,基于双因素自动优选法拟合的分段削度方程可作为3种热带树种的干形曲线方程,用于3种珍贵树种活立木蓄积量和材种数量的估计,以及指导合理造材。  相似文献   
47.
利用西双版纳雨季(7月)次生林林窗叶表温的观测资料,探讨了林窗内定居种冠层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因林窗不同区所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加之林缘热力效应的综合作用,使得林窗定居种冠面在不同时段其最大热力作用区域是各异的;林窗各测点与中央的叶表温差区域分异显,特别是中午的分异最为明显。植株叶表温度与气温平衡在25.8℃附近,但因受日照、林缘树木的综合影响,不同方位达平衡的时刻不同:林窗南侧边缘叶表温与气温整天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下午6时后受阴天和树冠荫蔽的影响,各测点叶表温与气温均处于平衡状态;在晴好天气状况及不受荫蔽状况下,叶表温高于气温,波动范围为0-3℃;15时雨后初晴,叶面蒸发耗热,叶表温低于气温。这种“峰值动态位移现象”可能会影响不同时期物种的入侵、定居、繁殖,进而影响林窗物种的组成。  相似文献   
48.
在预燃器冷态模型流场内,考虑气流曳引力、重力和Magnus旋转升力,建立颗粒的运动微分方程,并考察颗粒与壁面相互碰撞过程,采用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不同粒径的颗粒在4种流场工部中的运动和停留时间,经计算,还可得出以下结论。⑴颗粒的运动轨迹主要受气相流场分布、颗粒粒径和颗粒初始速度等因素的影响。⑵颗粒粒径较小时,可以忽略上升力和重力的影响,但大颗粒与壁面碰撞后,必须连同考虑颗粒旋转及Magnus升力的作用。⑶选择合适的入口-二次风量比(Q2/Q1)和颗粒的初始速度,可延长颗粒在预燃器内的停留时间,能分离大于30μm的颗粒,该结果能为粉煤旋风预燃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根据我国高硫煤的赋存特点,提出采用微细介质重介旋流器及细泥选择性絮凝组合工艺实现细粒煤的深度脱硫,无机硫脱除率可大幅度提高,分选下限明显降低,是实现煤炭深度脱硫降灰产业化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0.
由柱坐标系下的Navier-Stokes方程出发,建立了环流循环除尘系统分离柱内流速场新的数学模型,利用具有成熟使用经验的加权残值法对流场进行求解,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示,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