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2篇 |
晶体学 | 3篇 |
力学 | 8篇 |
数学 | 27篇 |
物理学 | 28篇 |
综合类 | 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A new hypercoordinated organogermanium compound, trichlorogermyl[tris(2-methoxyphenyl)]methane (4) was prepared, and its tricapped tetrahedral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All interatomic oxygen?germanium distances are shorter than the sum of van der Waals radii of O and Ge (3.62 Å). 相似文献
72.
Prof. Ren-Hua Jin 《Chemistry (Weinheim an der Bergstrasse, Germany)》2019,25(25):6270-6283
Silica is abundant in the Earth's crust, and silicate materials are used on the global scale, from industrial products for architecture, vehicles, electronics, and optics to consumption as foods, medicines, supplements, and cosmetics. Silica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curr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seen in the components of advanced materials. The characteristic formula of silica is very simply often expressed as SiO2.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draw silica precisely owing to its intricate chemical structures. We need to make a greater effort in understanding silica, even though silica chemistry has existed for over 200 years. Similar to the homochirality observed in natural amino acids, natural silica of quartz is chiral, and in some sense, the origin of life with chirality might be partly related to quartz-like silica chirality.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asymmetry of silica from the view of the formation of irregular tetrahedron structures of SiO4. Silica is composed of several repeated tetrahedron units of SiO4,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inorganic polymers with divergently expanded 3D structures. In this large polymeric skeleton, not every unit of SiO4 can maintain an ideal tetrahedron, and thus, it becomes twisted. The twisting results in an asymmetric point on the Si atom, leading silica to become racemic in the stereochemical sense. Therefore, enantioselective preparation of silica should endow silica with chirality through the silica skeleton. Some recent achievements exhibit that silica is an effective chiral material and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transferring chirality from silica to other matter.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从金属离子在正方形和四面体场中的CFSE以及配体间的排斥作用出发,讨论了四配位配合物的空间结构。d0、d10及弱场d5、d7等组态的离子,形成排斥作用较小的四面体配合物;而d8、d9组态的离子,多数都形成CFSE特别有利的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只有Ni(Ⅱ)、Cu(Ⅱ)与弱场配体Cl-、Br-等形成的配合物为四面体结构,对此可用分裂能△的大小来说明。 相似文献
74.
(N(P(C6H5)3)2(HFe3(CO)11)与异氰酸苯酯反应,酸化后给出了簇合物Fe6(CO)14(μ-CO)3-(μ-η^2-OOCNC6H11)异氰酸苯酯的C=O双键劈开加氧,以(μ-η^2-OOCNC6H11)形式配位于2个铁原子,异氰酸苯酯的苯加氢还原子为环己烷,同时表征了产物的IR,^1HNMR和MS谱。 相似文献
75.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和喇曼散射光谱考察了PbO Bi2 O3 B2 O3,PbO Bi2 O3 B2 O3 SiO2 及PbO Bi2 O3 P2 O5系统中B3+,Si4+,P5+离子的配位状态 ,比较了不同玻璃形成体氧化物在重金属氧化物玻璃形成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在上述各系统重金属氧化物玻璃中 ,B3+,Si4+,P5+分别以孤立的 [BO3]三角体、[SiO4]四面体及不带PO双键的[PO4]四面体形式存在 ;重金属氧化物玻璃的形成主要取决于 [BO3]三角体、[SiO4]和 [PO4]四面体的含量 ,这些氧多面体的作用是对Pb2 +,Bi3+,O2 -的积聚起阻隔作用 ,使之难以排列成晶格结构 ,从而形成非晶态玻璃 相似文献
76.
建立了两种高效、快速的毛细管区带电泳背景电解质(BGE)的优化方法三角形优化法和四面体优化法。以色谱指纹图谱指数F和色谱指纹图谱相对指数Fr作为评价毛细管电泳分析系统的目标函数,以雪莲药材水提取液为样品,考察一定浓度的硼砂、硼酸、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溶液按三角形优化法和四面体优化法构成背景电解质时对样品的分离情况,通过添加有机改性剂和调节pH进行再优化。用三角形法优化出以50 mmol/L硼砂-含3%乙腈的150 mmol/L磷酸二氢钠(体积比为1∶1)作为BGE时分离效果最佳,用四面体法优化出以50 mmol/L硼砂-150 mmol/L磷酸二氢钠-200 mmol/L硼酸(体积比为1∶1∶2,用0.1 mol/L氢氧化钠调pH 8.55)作为BGE时分离效果最佳,分别获得28个和25个电泳峰。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捷,适用于中药材水提取液或醇提取液的毛细管区带电泳BGE的选择。 相似文献
77.
介绍一种基于Delaunay算法的四面体自适应网格的自动划分方法.该方法用单元尺度场控制生成网格的疏密分布,在不满足尺度场要求的单元面形心处插入新节点,同时计算新节点单元尺寸参数,实现三维实体的Delaunay四面体自动划分.此方法具有几个特点:一是表面网格与体内网格同步划分,无需区分两者;二是结点与单元同时生成;三是生成网格自适应性好,疏密分布任意.另外,还介绍了三维网格划分中两个相关算法:一个是约束面恢复算法,该算法基于约束面不允许有单元边与之相交的性质而提出的;另一个是将二维射线法推广至三维空间,判断一个点是否在一多面体内,实现了凹多面体的划分.最后通过算例对单元质量进行了评价.本文所述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四面体自适应单元生成算法. 相似文献
78.
二元碱金属硅酸盐精细结构和拉曼光谱的从头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二元碱金属硅酸盐的精细结构,对典型的系列二元碱金属硅酸盐离子簇模型采用6-31G(d)基组和闭壳层Hartree-Fock(RHF)方法优化构型,并计算了二元碱金属硅酸盐的拉曼光谱,采用硅氧四面体应力指数这一精细结构参数分析和讨论了计算得到的非桥氧高频区对称伸缩振动频率和其拉曼光学活性,以及不同阳离子对该拉曼光学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二元碱金属硅酸盐非桥氧高频区对称伸缩振动频率与其精细结构密切相关,而且与Q3相连的Q4会对该Q3的拉曼光学活性表现出增强作用。这说明二元碱金属硅酸盐的拉曼散射等性质主要依赖于其精细结构而非其初级结构单元-硅氧四面体。研究还表明,半径较大的阳离子有利于增强离子簇的拉曼光学活性,但对于小的离子簇,过多的电荷迁移反而会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9.
采用改进排列通道量子力学(Modified Arrangement Channel Quantum Mechanics,简称MACQM)方法和变分法,计算了H3体系正三角形和H4体系的正四面体结构的能量曲线.当H3体系原子核的间距R=1.74a0,波函数变分参数α=1.03时,体系能量有最低值-1.58161 a.u.;当H4体系原子核的间距R=1.60a0,波函数变分参数α=1.07时,体系能量有最低值-2.28097 a.u.,这表明H3体系的正三角形构型和H4的正四面体结构是可以稳定存在的. 相似文献
80.
有限元法是数值求解三维弹性问题的一类重要的离散化方法,高次有限元又是其中的一类常用有限元。由于高次元对问题具有更好的逼近效果及具有某些特殊的优点,如能解决弹性问题的闭锁现象(Poisson’s ratio locking),使得它们在实际计算中被广泛使用。但与线性元相比,它具有更高的计算复杂性。通过分析高次有限元空间与线性有限元空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求解三维弹性问题高次有限元方程的两水平方法,然后,通过调用现有的代数多层网格法求解粗水平方程,建立了求解高次有限元方程的AMG法。数值实验表明,本文设计的AMG法对求解三维弹性问题高次有限元方程具有很好的计算效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