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化学   250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90篇
物理学   188篇
综合类   95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气对流层顶的臭氧时空分布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利用1958~2001年的臭氧垂直分布和NCEP资料,计算出全球对流层顶的气候场,并对其空间分布、季节、年际和年代际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对流层顶臭氧质量比呈纬向分布的特征明显,南北半球中纬度和南极为高值区,赤道和北极为低值区,且与对流层顶高度和温度场有对应关系;②从400~70 hPa的温度和臭氧质量比垂直经向剖面中,显现出对流层顶的上层和下层由于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导致垂直分布存在差异;③对流层顶臭氧质量比纬向距平场的年代际变率具有不同位相的时空演变尺度,南半球的时空差异比北半球大,南极最不稳定,低纬和赤道地区幅度变化较小,但时间尺度较大;④极地各季节对流层顶的臭氧分布和高度场特征相似,低纬则与温度场分布较一致;⑤对流层顶断裂带中臭氧质量比最大值出现在春季,秋季为最小值,其对应的纬度存在明显的季节空间经向波动,夏季达到最高纬度,冬季到达最低纬度;⑥对流层顶臭氧质量比纬向距平的季节变率表现出准半年变化趋势,且两半球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72.
该文对不同季节人工饲养的雌性鲫鱼斯坦尼氏小体的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及其形态计量学进行了初步研究.显微结构的研究表明,该小体中腺上皮细胞的多少、排列状况、胞核大小和染色深浅、胞质中分泌颗粒的多少和PAS反应的强弱等均随季节的更替而呈周期性变化.在亚显微结构上,可将该小体的腺上皮分泌细胞分为A、B、C、D、E、F等六种类型.根据各类细胞的细胞器的发达程度和分泌颗粒的多少等结构特征,我们认为:A型细胞是处于颗粒分泌前期的细胞,B型细胞是属于进入分泌阶段的细胞,D、E、F等三种类型的细胞则是处于萎缩或幼稚阶段的细胞,而C型细胞为正趋向成熟的细胞.春季仅见到A、B、C、D四种类型的细胞,夏季B型细胞所占的比例较多,冬季仅出现D、E、F三种类型的细胞.这种显微和亚显微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的规律与形态计量学的研究结果相符.形态计量学上已测到的各项参数表明,春夏季的腺泡和腺上皮细胞处于发育成熟状态,秋季处于萎缩状态,而冬季呈恢复状态.此外,此文还从斯坦尼氏小体的降血钙功能讨论了它与性腺同步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73.
比较分析了沱江下游不同年代的渔获物物种组成,20世纪60年代初期,沱江下游渔获物由52种组成,分别隶属于6目10科44属,70年代初由50种组成,分别隶属于4目7科36属;80年代初期,由20种组成分别隶属于2目3科18属,同时对渔获物的群数量,优势程度,常捕个体和最大个体大小的变化等也进行了研究,最后综合分析了渔获物产生显著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4.
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肉食性,尤其嗜食活体小动物。人工养蝎通常以黄扮虫、地鳖为饲料。若以黄粉虫为饲料,分点碟放的投食方式明显优于撒放的投食方式。在蝎的活动期内,昼夜取食活动高峰视季节不同出现在19~21时或20~23时。但幼蝎也常见白天取食。季节旺盛取食期是5~10月,15℃时不取食,20℃少量取食,25~30℃大量取食,35℃取食量最大。蝎的耐饥力较强,但供食不足易引发自相残食。  相似文献   
75.
采用小角 x 射线散射法(SAXS)研究了 CH_2Cl_2分别对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液晶结构影响的机理。通过比较得知,CH_2Cl_2对PC 和 PE 液晶结构影响不同之处,主要是 PC 和 PE 结构不同所致。在 CH_2Cl_2的作用下,PC 液晶态从 L_β相经过 L_α相最后变成 LH。而 PE 液晶态却从 L_β相经过 L_α相最后变成 H_Ⅱ相。说明电偶极矩 M≠0的物质有使“棒状”的 PC 液晶态形成片层六角形的机理,对“锥状”的 PE 液晶态却有诱发其形成 H_Ⅱ相的机理。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以自协方差发生函数为工具,讨论了乘积型季节性模型。Φ(B)Φ(B~8)x_t=θ(B)■(B~8)a_t自相关函数的结构,证明了当p=0时,模型是参数可分离的。本文的结果为乘积型季节性模型的识别和参数估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作者通过研究证明变色沙蜥Phrynocephalus versicolor的繁殖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雄晰性成熟时最小吻-肛长为45mm,吻-肛长大的雄晰在一年中成熟精子出现早且维持时间长。雌蜥性成熟时的最小吻-肛长为41mm,产卵期为5月末至7月末,每只雌性成蜥每年产卵一次,吻-肛长大的雌蜥产卵多而大且比吻-肛长小的雌晰产卵早。  相似文献   
78.
广西热带北界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热带北界的划分实质上是地球表面地理系统中自然区域(地带)的划分,所采用的区划指标必须全面地反映自然区域的综合性、整体性和渐变性特征。本文运用详尽的景观观测资料,分析了广西自然植被、农业景观、土壤等典型景观的空间变化,确定出热带具体北界:东起梧州浔江谷地北缘,沿大瑶山东南部,经莲花山、大明山、武鸣盆地北缘山地,向西接右江和红水河分水岭,到田林一带与金钟山(云贵高原)相连。  相似文献   
79.
19~20世纪之交,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面临着极大挑战;当时的思想家表现出了较积极的态度:吸纳西学方法并推动了中国学术研究方法的近代转型;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的近代转型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由“虚”到“实”的转变、研究程序由臆测到实证的转变、研究品格由依附到独立的转变等。严复在这一重大学术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0.
Bacterial viruses (bacteriophages) consist of nucleic acid protected by a protein envelope called capsid. At the start of infection, the phage genome is translocated into the bacterial cytoplasm. In vitro (and also in vivo), this DNA release can be triggered by binding a specific receptor protein to the phage tail. The force responsible for the release arises from energy stored in the capsid due to strong confinement of the DNA. We show that this force can be modified by adding molecules like spermine that affect DNA conformation. The tetravalent cation spermine can reduce the pressure inside the capsid and induce condensation of the released DNA. We examine the effect of spermine on DNA ejection from phage T5 by using light scattering and gel electrophoresis to measure the amount of DNA remaining in the capsid at the end of ejection. We discuss the results in terms of free energy minimization and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presence of a DNA condensate outside the phage generates an additional force pulling passively on the DNA remaining inside the caps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