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25篇 |
免费 | 156篇 |
国内免费 | 53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788篇 |
晶体学 | 5篇 |
力学 | 83篇 |
综合类 | 10篇 |
数学 | 70篇 |
物理学 | 250篇 |
综合类 | 172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123篇 |
2013年 | 121篇 |
2012年 | 142篇 |
2011年 | 188篇 |
2010年 | 136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202篇 |
2007年 | 254篇 |
2006年 | 191篇 |
2005年 | 139篇 |
2004年 | 157篇 |
2003年 | 112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history and scheme of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standard solutions for titrimetry in Japan. Titrimetry is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precise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a constituent, based on the effective purity of reference materials in stoichiometric analysis. It has wide-ranging applications based on titrimetric reactions such as neutralization, redox, chelatometric, and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processes, which are used in various analytical fields all over the world. 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JI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stablishing a stable supply of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titrimetry since the 1950s. There are several reports of preparations and their determination, including coulometric studi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highly reliable reference materials.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schemes and studies of standardization through the provision of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standard solutions based on JIS, and several applications in other standards. Presented at Berm-11, October 2007, Tsukuba, Japan. 相似文献
222.
223.
224.
225.
从原料煤的均匀性、均匀性检验方法及判断标准、定值程序和定值方法、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煤标准物质的稳定性等方面,介绍了研制动力煤标准物质的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226.
研究了以惯性参考系为基准的新型传递对准方法。推导了计算惯性坐标系和计算体坐标系传递对准动态误差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速度+姿态"观测方程。基于惯性参考系的对准方法通过链式法则将子惯导输出的姿态矩阵描述为三个变换矩阵之积,其中两个变换矩阵通过对准时间和主惯导提供的位置信息可得到精确求解,剩余的变换矩阵(子惯导体坐标系至惯性坐标系间的变换矩阵)通过子惯导陀螺仪的输出进行解算,其误差通过传递对准估计得到的失准角进行补偿。对提出的两种对准方法进行摇摆实验验证,方位对准误差优于4’(1)。与传统基于导航坐标系的方法相比,基于惯性坐标系的方法直接将误差定位到惯性坐标系上,具有算法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27.
为进一步提高某型飞机捷联航姿系统的磁航向精度,分析了该系统中姿态角误差对磁航向精度的影响,详细推导了磁航向角的误差公式。结合某型飞机的特点,对误差公式做了进一步简化分析,结论表明磁航向角的误差大小主要由姿态角误差的平方和决定。采用试飞数据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误差公式及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28.
旋转IMU在光纤捷联航姿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惯性测量单元输出信号的精度直接影响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为了提高捷联系统的精度,以舰船光纤捷联惯性航姿系统为应用对象,采用了双轴旋转机构连续匀速旋转IMU的系统方法,把惯性测量单元输出信号中的漂移误差调制成正弦信号,通过捷联算法中的积分运算可以有效地消除陀螺和加速度计中的漂移误差,从而有效地提高捷联惯性航姿系统的精度,并进行了系统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经过旋转以后的IMU输出信号误差较传统非旋转方法可以减小一个数量级。基于双轴旋转IMU的系统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IMU输出信号漂移误差和提高捷联惯性航姿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229.
消减舰船变形的影响和为全舰提供高精度姿态基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引用国内外一些文献列举的现代舰船船体变形的数据,论证了消减船体变形的影响和为全舰提供精确的姿态基准的重要意义。对舰载航向姿态基准的功能、性能与特点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基于激光陀螺和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测量船体变形的新方法。最后,探讨了分布式姿态基准系统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30.